首页 > 国学 > 史部 > 通典 > 卷四十四 礼四 沿革四 吉礼三

《通典》卷四十四 礼四 沿革四 吉礼三

卷四十四 礼四 沿革四 吉礼三

  大享明堂(明堂制度附) 朝日夕月 禋六宗 大〈礻昔〉 灵星 风师雨师及诸星等祠

  大享明堂

  (明堂制度附 有熊 唐 虞 夏 殷 周 汉 后汉 魏 晋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 大唐)

  黄帝拜祀上帝於明堂。(或谓之合宫。)其堂之制,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汉公玉带所上制度。)

  唐虞祀五帝於五府。(府者,聚也。言五帝之神聚而祭於此堂。)苍曰灵府,赤曰文祖,黄曰神计,白曰明纪,黑曰玄矩。五府之制,未详。

  夏后氏享祖宗於世室。(言代代不毁之。故鲁名宗庙曰"文代室武代室"。)世室之制,堂修二七,广四修之一。(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令堂修十四步,益以四分修之一,则堂广十七步半。)五室,三四步,四三尺。(堂上为五室,象五行也。三四步为室方也,四三尺以益广也。木室於东北,火室於东南,金室於西南,水室於西北,其方皆三尺,其广益之以三尺也。土室於中央,方四步,其广益之以四尺。此五室居堂,南北六丈,东西七丈。)九阶。(南面三阶,三面各二。)四旁两夹窗。(窗助户为明也,每室四户八窗。)白盛。(蜃灰也。以蜃灰垩墙,所以饰成宫室。盛音成。)门堂三之二,(门侧之堂,取数於正堂。南北九步二尺,东西十一步四尺。)室三之一。(两室与门,各居一分。)

  殷人曰重屋。其制,堂修七寻,崇三尺,四阿重屋。(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寝也。阿,今四注也。重屋,複笮也。八尺曰寻。)

  周制,季秋大享於明堂,宗祀文王以配上帝。(谓祀昊天上帝。先儒所释不同。若以祭五帝,则以天帝皆坐明堂之中,以五人帝及文王配之,五官之神坐於庭中,以武王配之,通名曰祖宗,故云"祖文王而宗武王"。文王为父,配祭於上;武王为子,配祭於下。如其所论,非为通理。但五神皆生为上公,死为贵神,生存之日,帝王飨会,皆须升堂,今死为贵神,独配於下,屈武王之尊,同下坐之义,为不便。意为合祭五帝於明堂,唯有一祭,月令所谓九月大飨帝於明堂也。五帝及神俱坐於上,以文武二祖,汎配五帝及五神而祭之。以文王配祭五帝,则谓之祖,以武王配祭五神,则谓之宗。明二君同配,故祭法云"祖文王而宗武王"。夫祖者始也,宗者尊也,所以名祭为始尊者,明祭之中有此二义。)其制,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明政教之堂也。周度以筵,亦王者相改也。周堂高九尺,殷三尺,夏一尺,相参之数也。禹卑宫室,为一尺之堂欤?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言以明其同制也。则宗庙、路寝、明堂,名殊制同。释名曰:"明犹清也。堂,高明貌也。")东西长八十一尺,南北六十三尺,其堂高九尺。於一堂之上为五室,每一室广一丈八尺。每室开四门,门旁各有窗。九阶外有四门,门之广二丈一尺。门两旁各筑土为堂,南北四十二尺,东西五十四尺。其堂上各为一室,南北丈四尺,东西丈八尺。其宫室墙壁,以蜃蛤灰饰之。(大戴礼盛德篇云:"明堂九室,室有四户八窗。三十六户,七十二牖。盖以茅,上圆下方。其外水名辟雍。"明堂月令说云:"堂高三尺,东西九仞,南北七筵。九室十二堂。室四户八牖,宫三百步。在近郊三十里。"又云"堂方百四十四尺,坤之策也。屋圜径二百一十六尺,乾之策也。太庙明堂方三十六丈,通天屋径九丈,阴阳九六之变也。圜盖方载,九六之道。八闼以象八卦,九室以象九州,十二宫以应十二辰。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四户八牖乘九室之数也。户皆外设而不闭,示天下不藏也。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二十八柱列於四方,亦七宿之象也。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乡五色,各象其行。外博二十四丈,以应节气也。"淳于登说云:"明堂在国之南,三里之外,七里之内,丙巳之地。"又戴德云:"明堂辟雍是一"。古周礼、孝经说以明堂为文王庙。左传鲁僖公五年:"既视朔,遂登观台。"服氏云:"人君入太庙视朔,天子曰灵台,诸侯曰观台,在明堂之中。"文公二年,服氏云明堂祖庙。并与郑说不同。郑注玉藻云:"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即郑意以为三者名异而制同。王制云"小学在公宫之左,大学在郊",即云:"天子曰辟雍",是学不得与明堂同为一物。又,天子宗庙在雉门之外,孝经纬云"明堂在国之阳",玉藻又云:"听朔於南门外",是明堂与祖庙别处,不得为一也。蔡邕明堂章句曰:"明堂者,天子太庙,所以宗祀,周谓之明堂。东曰青阳,南曰明堂,西曰总章,北曰玄堂,中曰太室。人君南面,故主以明堂为名。在其五堂之中央,皆曰太庙。飨射、养老、教学、选士,皆於其中。故言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尊崇则曰太室,取其向明则曰明堂,取其四时之学则曰太学,取其周水圜如璧则曰辟雍。虽各异名,而事实一也。"袁准正论:"明堂、宗庙、太学,事义固各有所为,而代之儒者,合为一体。取诗书放逸之文,经典相似之语,推而致之。考之人情,失之远矣。宗庙之中,人所致敬,幽隐清净,鬼神所居,而使众学处焉,飨射於中,人鬼慢黩,死生交错,囚俘截耳,疮痍流血,以干鬼神,非其理也。茅茨采椽,至质之物,建日月,乘玉辂,以处其中,非其类也。夫宗庙,鬼神之居,祭天而於人鬼之室,非其处也。王者五门,宗庙在一门之内,若在庙而张三侯,又辟雍在内,人物众多,非宗庙之中所能容也。"如准所论,与郑义合。或以"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此天子之路寝也"。吕氏春秋曰:"茅茨蒿柱,土阶三等。")
10页,当前第1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