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说课稿 > 初中说课稿 > 初中历史说课稿 >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鸦片战争》说课稿

一、 概说: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是本册书中的重要章节。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要求较高。 

本课主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共三目:第一目介绍了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二目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说明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第三目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以上是对教材的分析) 

教学大纲要求在学生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以上是对教学大纲的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学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学习历史喜欢深层思考和理性探求。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上学生好没有形成体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深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活度。(以上是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所确定的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 

1、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2、评价林则徐。 

主要采用了阶梯设疑法,问题探究的模式。体现“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由浅入深,由难而易,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即考虑内容的逻辑顺序,又顾及了学生的心理状况,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高度、广度、深度、活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二、  教学目标说明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学习历史,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和辨证思想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和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着体现“三位一体”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识点要求牢固掌握。②历史概念的内涵要正确把握,外延要明确界定。③特别要强调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知识点。 

2、  情意目标:①认识资本主义开放性、扩张性的特点和侵略性、掠夺性的本质。②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对富国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③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3、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评价林则徐,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 

以上目标与教学程序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 

三、  教学过程说明: 

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同时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以及以“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思想理念为指导,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鸦片战争爆发的必要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过程是; 

1、情景导入、新课呈现: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能否避免?为什么?这一设计是由于它是本节课的启动环节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由于本节课的思辨性很强,这个问题的设计正是围绕着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开始就使学生把思维集中在这两点上,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学生掌握知识,深化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这样设问比直接设问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诱导学生思考的深入;观点论证题是高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通过给学生时间来讨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师生共同探讨,深化思维、得出结论。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要充分体现。师生围绕重点难点共同探讨,层层推进,互相启发。问题分三个回合展开。使学生拓展了联系的纬度,涉及了世界史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思维不断拓宽和深化。这样也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智能层次目标,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的分析,学会了运用联系的观点辨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了给学生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把思考的问题重新整合一下,教师用多媒体打出鸦片战争前中国和世界的对比: 

3、自主学习、独立讲解 

在讲鸦片战争的过程时,由于它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应该了解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由同学利用教师所做的课件独立讲解,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地理的空间能力,而且通过鸦片战争过程中林则徐等爱国将领和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的讲解,进而完成本节课的德育层次目标。 

4、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教师设立一道思考题,应如何评价林则徐?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历史评价方法,即把评价的历史对象置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下,辨证地进行评价,强调史论结合。通过评价林则徐,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正确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方法。 

5、概括总结 

主要让学生根据课件及板书提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和系统性,揭示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6、板书展示 

主要呈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和讨论的同步操作,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件呈现)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形势——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叙述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略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评价林则徐 

四、  评价说明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评价仍然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生评价 

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判断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 

评价历史的方法 

(一)、形成性评价: 

评价结果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目标,学习中,学生态度端正,主动学习,讨论合作,拓展思维。 

(二)、阶段性评价; 

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跟踪档案袋,跟踪记录,包括每次成绩,课堂发言情况,自我活动情况等,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三)、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自我总结,对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三位一体” 、“一个为本,四个调整”的教学要求,并注意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学方法形成模式,体系完整,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 

五、  说课总结 

本科主要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及历史学科特点,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着重对学生评价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达到了历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鸦片战争》说课稿 相关内容:
  •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精选3篇)

    △课标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鸦片战争开拓 海外市场 和掠夺 生产资料 ——根本原因虎门销烟——借口工业革命后, 英国需要开拓 海外市场...

  • 1.1-1.2 鸦片战争(通用17篇)

    第一章第一节《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分期及社会性质2.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形势及清朝统治的危机3.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4.鸦片战争的过程5.识记知识点:虎门销烟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二、德育目标...

  • 中英鸦片战争 教案(精选4篇)

    教学目的一、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侵占香港岛;关天培虎门牺牲;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葛云飞定海牺牲;陈化成吴淞牺牲;1942年8月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中美《望厦...

  • 中英鸦片战争(通用10篇)

    教学目标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签订;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第1课 鸦片战争(精选8篇)

    △课标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一、鸦片战争开拓和掠夺——根本原因虎门销烟——借口工业革命后,英国需要开拓和掠夺→中国占统治地位并实行政策...

  • 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通用13篇)

    人教课标版历史 八年级上学期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

  • 鸦片战争,(精选14篇)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xx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复习重点:1、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分析。...

  • 鸦片战争(通用14篇)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学习目标掌握前的中国和世界;禁烟运动;的原因、经过及结果。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通过了解前夕中外状况,使学生掌握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 《鸦片战争》(精选17篇)

    第一章 第一节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鸦片战争的结束...

  • 第一课 《鸦片战争》 学案(精选11篇)

    第一课 《鸦片战争》 学案教学目标: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掌握虎门销烟的壮举;理解《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让学生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一:课前预...

  • 1.1-1.2 鸦片战争(精选17篇)

    1.1-1.2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 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鸦片战争的结束;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五口通...

  • 鸦片战争的影响(通用9篇)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学习目标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分析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 第四单元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 鸦片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 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 第一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一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及其对中国的影响2、能力培养: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及其与虎门销烟的关系;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

  • 初中历史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