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评课稿 > 小学数学评课稿 > 七的乘法口诀评课

七的乘法口诀评课

七的乘法口诀评课

学习是快乐的――评东师附小吴晓霞老师《七的乘法口诀》
本文荣获盐城市二等奖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根据教材的特点,教者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把学习的空间还给了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真正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在这样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仅吸纳了知识,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还真正达到师生互动生成新知识,教师已经将学生数学思维的的触角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大课堂!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教者采用了: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里观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游戏教学法――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培养了学生以下学习方法:学生观察图画,共同讨论,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在游戏中运用学习成果,把数学知识利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 
  归纳起来本课主要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飞机――汽车――轮船),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查看更多文章,请访问小学课堂网 一只小船由7个三角形拼成的,让学生根据数字的规律,接着写出后面的数,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知了7的乘法口诀所有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用几个几表示时都与数字7有关系,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教者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主动、自主的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主导、主体作用。根据数字,利用学生编口诀的经验独立编口诀。学生因为有了前面口诀的学习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很容易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可能这时学生颇感困难的是口诀的得数,教师在上一环节已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于是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诀的编制,并且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口诀,从后面口诀的汇报可以看出教师这一环节的编排是非常的成功的,学生完全可以独立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 
  三、广泛进行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七的乘法口诀。这正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2页,当前第112
七的乘法口诀评课 相关内容:
  • 《9的乘法口诀》(精选12篇)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51“5的乘法口诀”。二、教学准备:卡片若干张。三、教学流程:1、猜一猜提示一:每个星期一早上升旗仪式的时候都能看到的。提示二:红色的。...

  • 6的部分乘法口诀(精选2篇)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根据算式编出。3、背出。4、会读、会写并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5、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根据算式编出。教学难点:会读、会写并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

  • 8的乘法口诀(通用12篇)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的规律,初步熟记,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 6的乘法口诀,(精选14篇)

    教材说明:本课题选取于苏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4的乘法口诀,积累了编制乘法口诀的部分经验,这为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 《8的乘法口诀》(通用13篇)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51页一、教材分析[教学主要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以乘法的初步认识作基础,引入5的乘法口诀,归纳5的乘法口诀时,出现相关的两个乘法算式引出口诀,结合乘法的意义通过直观明白口诀的来源...

  • 9的乘法口诀(通用14篇)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用7的乘法口诀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2.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正确计算7以内的乘法。3.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 的乘法口诀(精选13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教学目标:1. 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 5的乘法口诀;2. 会用口诀进行计算;3. 通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在长条纸上画5个格,...

  • 4的乘法口诀(通用17篇)

    一 导入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乘法口诀,你能说一句乘法口诀吗?(指名5—6人)二 教学2的乘法口诀1 老师:今天有只小青蛙过生。日,他望眼欲穿,朋友怎么还不来,蛋糕都准备好了。 那一只青蛙有几只眼睛啊? 学生:2只。...

  • 8的乘法口诀教案(通用17篇)

    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有上节课的知识作铺垫,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可作如下设计。1、关注已知,做好铺垫。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用乘法口诀商(精选2篇)

    用乘法口诀求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抓住乘除联系理解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求...

  • 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精选2篇)

    教学目标1、孰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练习九第5、6题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2、...

  • 2的乘法口诀教案(精选13篇)

    学习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36)。学习过程: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诀。...

  • 2乘法口诀(精选12篇)

    2的乘法口诀(QL)教学内容:2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 理解2的乘法口诀来源,能说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2、 会编2的乘法口诀并熟记2的乘法口诀。3、 初步培养学生推理和概括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7的乘法口诀》教案(精选14篇)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体验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经历口诀产生的过程,找规律记忆口诀.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经历口诀产生的过程,找规律记忆口...

  •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精选5篇)

    一、教材分析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

  • 小学数学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