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礼仪、交际、勤俭、拮据、积累、饮食、起居、旅行、辛劳、艰苦、悲惨
奢侈、虚妄、荒诞、生死、病老、习尚、难易、相助、亲情、相应、聚散、分裂、音讯
婚恋、家庭、名声、祝颂、声誉好、名望、相依、因果、本末、承继、表里、情理、常理
显示(隐藏)成语的详细解释,改变成语列表方式,请点击
钟鸣漏尽 | 漏:滴漏,古代计时器。晨钟已经敲呼,漏壶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 |
奄奄一息 |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
一病不起 | 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
有气无力 |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
有气没力 | 见“有气无力”。 |
行将就木 | 行将:将要;木:指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
未老先衰 |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
望秋先零 | 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
五劳七伤 | 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
头疼脑热 | 泛指一般的小病。 |
桑榆暮景 | 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 |
伤筋动骨 | 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
身心交病 | 交:一齐,同时;病:困乏。身体和精神都很困乏。 |
水土不服 |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
人命危浅 |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
七病八痛 | 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 |
气息奄奄 | 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
命若悬丝 | 比喻生命垂危 |
命在旦夕 |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
枯鱼衔索 | 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
旧病复发 | 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
疥癣之疾 | 疥、癣:轻度的皮肤病。比喻无关紧要,不碍大局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障碍。亦作“疥癞之疾”、“疥癞之患”、“疥癣之病”、“癣疥之疾”。 |
风中之烛 | 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
风烛残年 | 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风烛之年 | 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
风烛草露 | 风中之烛易灭,草上之露易干。比喻人已衰老,临近死亡。明·杨慎《洞天玄记》四折:“人生一世,犹如石火电光,寿算百年,恍若风烛草露。” |
多愁多病 | 经常忧愁就会体弱多病。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 |
采薪之忧 |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采薪之疾 | 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不药而愈 |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半截入土 |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病入膏肓 |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