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导游词 > 福建导游词 >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精选15篇)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2-08-06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精选15篇)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1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就被誉为“东方的第一大港”,海外交通非常繁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宗教遗迹和伟大的方建筑,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伊斯兰教圣墓。伊斯兰教圣墓位于泉州东郊灵山南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青水秀,绿草有茵,是穆斯林向往的胜迹。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目前它的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徒。该教创立于公元七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七世纪20_年代,阿拉伯半岛原为多神教信仰地区,后来因受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影响,逐渐向一神教过渡。后来汉志地区有人根据社会需要,反对崇拜偶像,因此就创造一种不太拘泥于教条与仪式的一神教,即“哈尼夫教”。该教尊古莱氏人的部落主神“安拉”为唯一的神,相信“天命”、“复活”、“惩罚”、“报应”等。它的产生为伊斯兰教打下了思想基础。但是,哈尼夫教不具备统一阿拉伯民族的条件。因为当时不重视教义理论建设,又缺少一位能接受“安拉”启示的先知,所以,穆罕默德目睹多神教的落后和阿拉伯半岛的分裂,于是进入希拉山洞沉思。

  据传他在洞中听到天使加波列大向他传达真主的声音,并确信真主选他为“先知”。真主向他启示,他将成为真主的使者。于是,穆罕默德向人们转达真主“安拉”的恩典。力量和威严。因为穆罕默德宗教宣扬“一切顺从安拉“,故称“伊斯兰”。伊斯兰教的教徒就是顺从安拉的人,故称“穆斯林”。但是穆罕默德受到古莱氏多神教徒和奴隶主贵族的残酷迫害,于公元620_年,便率领麦加的穆斯林转移麦地那,这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也因此被定为伊斯兰教历的元年。穆罕默德在“凡穆民皆兄弟“的“大一统”口号下,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封建神权的国家。并且迅速地发展传教到周边地区,因此便成为世界性宗教。

  各位来宾,关于为什么叫伊斯兰教圣墓?可能大家还不一定清楚,我这里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就是埋葬伊斯兰教穆斯林贤人的墓葬。关于这个明末史学家何乔远在《闽书,方域志》据传说载,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0_年)。穆罕默德曾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后留中国传教。这就是伊斯兰教传人中国的最早传说,而传到泉州更是传说纷纷。相传唐朝武德年间,泉州湾有一次鳄鱼患难成灾,渔民不能出海打鱼,船运货物无人装卸,从南洋、阿拉伯等国来的船舶不敢入港,一时泉州湾的海外通商贸易突然受到了破坏,茶叶、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堆积如山,不能顺利出口外销。外来的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玛瑙和香料等进口货物也无法起卸,沸腾的泉州港顿时冷落窒息。就在这没有驱鳄良策之时,忽有吏部官员奏书:“西方大食国圣人穆罕默德,回教的创始人,有四大门徒在中国传教,听说四人法力高强,烈日难灼体肤,雨水不湿衣裳,入火不死,入水不灭,定有驱鳄之神通。

  “于是唐高祖李渊降旨宣召四人,四人皆头缠白巾,身披法衣,手捧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席坐顶礼。大唐皇帝问治鳄安民之方,其中一人启奉:“真主降示经典,吾等奉天传教,如善恶恶,驱鳄何难。”便朝西膜拜,口诵经文,举手一招,御苑右树忽移庭前,复一挥手,树还原处。众皆骇异。四人合掌大笑,为首的一人称:“盘根古树尚能招之即来,挥之而去,何况游动的水族鳄鱼”皇帝大悦,即封四人为“贤人”。为保障海外通商港口的繁荣、商旅的安全,遂派一贤到广州,二贤到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到泉州来驱鳄,三贤、四贤到了泉州果真率领众回教徒朝西跪拜,仰天呼号,诵读古兰经文,其中一人拨剑遥指鳄群立鳄鱼蠢动浅滩,另一人双臂高擎,即有一群神鹰鼓翼而来,盘旋空际,爪抓巨石,向鳄鱼投掷,霎时石如雨下,击中鳄鱼,不死则伤,只好逃离泉州湾。泉州湾又恢复正常的海运。

  当时泉州人感念神威法力,托庇安宁,信奉回教者甚多,又因海外交通发达,所以很多阿拉伯商人便定居泉州,并且与当地人通婚。就现在泉州一带的回民还有四万多人,他们有的还保留着回教的习惯,有的已经汉化,于是三贤、四贤就结庐在灵山并在此传教。他们死了以后也就葬在这里,因为夜里常有灵异之光发出,所以人们就称之为“灵山圣墓”。当时还没有清真寺,所以很多人都到这里来礼拜。后来随着穆斯林教徒的不断增多,到了宋朝才由阿拉伯人出资建造了通淮衔清净寺,它是我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兰教寺。

  墓地正中有亭,亭中有两座花岗石雕的长方形墓盖石,墓盖底座环刻莲花瓣图案,简朴无华,衬托二位贤者的高洁品德。墓后是一个半月形回廊环抱墓室,据说这样象征伊斯兰象初月一样纯洁。这几根造型特异的廊柱,上下两端偏细,据主建筑学家考证,为唐代柱式叫“梭柱”。这一考证为圣墓的历史年代提供了实物佐证。回廊正中这方青草石雕琢的阿拉伯文石碑刻,记载了元代至治三年(公元1320_年)有一批阿拉伯穆斯林远渡重洋来到泉州,为圣贤修墓的过程,他们的这举动表达了对真主的尊从。还有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一行香碑。公元1420_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航行圣地麦加之前,专程到泉州来拜谒。这是泉州地方官蒲日和为他所立的行香碑,以作纪念。

  这个风动石就是当年传说中神鹰掷落的大石头,这块石头风吹则晃,手推则动,俗称为“风动石”。也是福建省三个风动石之一。回教徒们把它看作是真主安拉赐予平安的遗物。明朝嘉靖年间,泉州知府周道光在上面刻上“碧玉球”三字,后人又勒上“天然机妙”四个字,因此便构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风动”。

  千百年来,这座伊斯兰教圣墓一直受到历代泉州人民和穆斯林的保护,它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伊斯兰历史文物。它犹如不朽的花朵,永远开放在穆斯林的心中!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2

  座落泉州东外灵山南麓。据《闽书》载:唐武德年间(618-626),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门徒四人来华传教,其三贤、四贤到泉州,卒葬此山,屡显灵异,俗名灵山圣墓。该墓为伊斯兰世界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圣迹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为两座并列花岗岩石雕基盖,上建四方形石亭遮护。墓后石构淮廊,廊内立石碑五方。中有元至治三年(1320_年)泉州伊斯兰公会立的记述墓葬者事略的阿拉伯文辉绿岩石碑,有明永乐十五年(1420_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到此行香的纪事碑。

  从墓园沿石阶而下,有一片绿地,绿地东侧盘石上有风动石,上有“碧玉毯”、“天然机妙”等大字石刻。穆斯林认为,阿里墓前有晃塔,这里有晃石,这是“安拉的神通”。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3

  各位亲爱的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东山岛。东山岛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是明代闽海五大水寨之一,大学者黄道周的故乡。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国家四A级景区风动石景区。

  素有“天下第一奇石”美称的东山风动石一直是岛上人民引以为荣,视为珍宝的自然景观。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诗云:“风吹一石万钧动”,这是对风动石最好的写照。大家请看,耸立在陡崖上的风动石,高4.37米,重约200吨。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仰卧盘石上,用你双脚推推看,不过可别把它推倒了。站于风动石下。它摇摇欲坠,有一种惊险的感觉,你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于此处看风动石象仙桃,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掉下的七彩石,搁在这里,斜放于盘石之上,两石叠在一起,如情侣般亲密,时有动摇,但却永不分开;大家随我走上台阶,站在这台阶上看风动石,像什么?像不像偷吃刚才那只仙桃的老鼠,你瞧他的眼睛还滴溜溜的转,转眼间仙桃被他吃光,只剩老鼠了!

  关于风动石,还有段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侵扰东山,企图抢走这奇异的风动石,用了数艘兵舰,套上绳索,他们拼命地拉,可是倭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听“嘣”了几声,绳索全断了,倭寇纷纷落入海里,十分狼狈,风动石依然屹立于原地。它与周围景色交相辉应,难怪文人墨客会在这里留下“这里风景独好”的赞叹。风动石以奇险摇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不是风摇石而是石摇风”。

  沿着这条幽的小路,大家随我去参观景区内另外一处很有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东山关帝庙。关帝庙又叫做武圣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大家请看,它那燕尾式飞檐,弯月起翘,鸟兽凌空。显得轻巧灵动。屋脊上雕有八仙过海和唐宋120个人物雕像。都是用各种瓷料剪贴镶嵌而成,长年风吹日晒,色彩鲜艳不变。这种剪瓷、嵌瓷工艺,都是闽南古建筑的传统技艺。东山关帝庙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本地人民心目中的圣庙。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4

  各位亲爱的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东山岛。东山岛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众多,是明代闽海五大水寨之一,大学者黄道周的故乡。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国家四A级景区风动石景区。

  素有“天下第一奇石”美称的东山风动石一直是岛上人民引以为荣,视为珍宝的自然景观。现在它已经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诗云:“风吹一石万钧动”,这是对风动石最好的写照。大家请看,耸立在陡崖上的风动石,高4.37米,重约200吨。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你要是有兴趣可以仰卧盘石上,用你双脚推推看,不过可别把它推倒了。站于风动石下。它摇摇欲坠,有一种惊险的感觉,你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站于此处看风动石象仙桃,传说它是女娲补天时掉下的七彩石,搁在这里,斜放于盘石之上,两石叠在一起,如情侣般亲密,时有动摇,但却永不分开;大家随我走上台阶,站在这台阶上看风动石,像什么?像不像偷吃刚才那只仙桃的老鼠,你瞧他的眼睛还滴溜溜的转,转眼间仙桃被他吃光,只剩老鼠了!

  关于风动石,还有段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海上倭寇侵扰东山,企图抢走这奇异的风动石,用了数艘兵舰,套上绳索,他们拼命地拉,可是倭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听“嘣”了几声,绳索全断了,倭寇纷纷落入海里,十分狼狈,风动石依然屹立于原地。它与周围景色交相辉应,难怪文人墨客会在这里留下“这里风景独好”的赞叹。风动石以奇险摇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不是风摇石而是石摇风”。

  沿着这条幽的小路,大家随我去参观景区内另外一处很有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东山关帝庙。关帝庙又叫做武圣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大家请看,它那燕尾式飞檐,弯月起翘,鸟兽凌空。显得轻巧灵动。屋脊上雕有八仙过海和唐宋120个人物雕像。都是用各种瓷料剪贴镶嵌而成,长年风吹日晒,色彩鲜艳不变。这种剪瓷、嵌瓷工艺,都是闽南古建筑的传统技艺。东山关帝庙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本地人民心目中的圣庙。

  好了,各位亲爱的团友,今天的游览在这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祝愿在美丽的东山渡过最美好的日子。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5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左右,呈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形态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

  东、西塔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

  原是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20_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

  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

  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

  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

  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 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

  公元 1620_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

  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

  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铜铎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

  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 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东塔已于 1997年入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6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中国“福建土楼”20_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7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洛阳桥是我国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洛阳桥在建筑上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里。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宛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

  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种牡蛎。果然,没出几年,牡蛎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一个整体,又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的一大创造。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浮运法。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8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allow me on behalf of 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to extend our sincere welcome to you! I’m your tour guide today, Miss Wang. You can call me Xiao Wang. Today, we will visit the well-known architecture in Fujian province. I’ll try my best to make your stay of Yongding Tulou pleasant and enjoyable. When you are in Fujian, this is a place you won’t want to miss. First, I’ll give you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Yongding Tolou.

  Yongding Earth Buildings were first built in the Tang dynasty. They are the uniqu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the world, which are locate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ern and western Fujian and constructed of rammed earth. They are praised as an extraordinary architectural work of village house in the world for their long history. The main styles of Yongding Tulou are square and round with thick walls and various functions, such as, defending against the enemies, quakeproof, fire prevention, guarding against wild animals and good ventilation and lighting.

  First, I want to ask you a question. Do you know how many Tolou sites exist in Yongding? You can guess it. Yes, there are more than 20xx0 still standing today. Amazing, isn’t it? Since there are so many earth buildings, it is impossible to visit all, so I choose one typical architectural to you. I hope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Ok, my dear guests, look, this is Zhencheng Building--- the most famous round building, which is called as “the prince of earth building”. It is built in 1912 and cost 5 years to finish. The building covers an area of 5000 square meters and cost 80 thousand silver dollars. Zhencheng Building is made up of two circles: the outside one is earth structure and the inside one is brick structure.

  The outer circle has four floors. Kitchens and dining rooms are on the first floor, warehouses are on the second floor, bedrooms are on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floor. There are 218 bedrooms here, now more than 40 families are living in the building.

  Now let’s go into the building. Do you feel warm? Yes, since the wall is brick, it can prevent heat and keep warm. So it’s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You see, the inner circle has two floors, comprising a wheat barn, an ancestral temple, a theater, a school and a garden. Seeing its wing-rooms on the two sides all together, do you think it looks like a governor’s hat in the ancient time? It implies that the owner hoped that this offspring could be so remarkable as to become officials.

  The Zhencheng Tower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Integration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The earth tower is built up according to the Eight Diagrams that you should never forget to take a look at.

  How times flies! The travel to the earth buildings is not just for sightseeing,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put scenery, history and fun into teaching and to purify souls of you in this simple natural scenery. I hope you can have a good memory in this journey. At the end of the tour, on behalf of 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again, I am glad to welcome all of you here next time to enjoy the trip for earth building. Thank you.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9

  经过两个小时的候机时间和一个半小时的机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福建省的旅游城市——厦门。

  厦门有6个区,今天我们先参观集美区的集美学村。集美学村是陈嘉庚先生倾资建造,一手创办的,里面从幼稚园到大学,一应俱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鳌园。

  鳌园,因为原来是个像鳌的小岛,所以称为鳌园。鳌园分为三部分,先是门廊,只见它长约50米,上面雕有一幅幅石雕,有三国时期的,有解放时期的……各个栩栩如生,而这些都是能工巧匠们用高超的技艺一锤一锤凿刻出来的。

  接下来参观的就是解放纪念碑。它高28米,表示中国共产党经过了20xx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胜利。纪念碑底阶为13层,表示陈嘉庚先生的事业正在鼎峰。第二层石阶为10层,意思是陈嘉庚先生的事业遇到了困难。而第三,四层石阶分别为8层,3层,分别表示8年的抗战时间和3年的解放战争。没有想到,只是一层层的石阶,竟然有着深刻的含义。

  最后,我们来到了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前,陈嘉庚先生去世后,将自己的骨灰运回集美,葬在鳌园。墓前有一拜亭,每当清明、集美学校校庆日时,厦门各界和集美学校的师生们都要来祭奠,表示深切的关怀。

  参观了鳌园,我看到了陈嘉庚先生的不凡业绩,感受到了陈嘉庚先生投身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的精神,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课。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10

  《营造法式》一书中,也把这个建筑上的重要构件称作侏儒柱。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常把扛负须弥座的力士塑造成侏儒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中央邦的桑奇大佛塔,塔上有一幅《阿育王礼佛》浮雕,画面上阿育王在宫廷侍女环绕之中,从跪伏的大象背上下来,准备去社拜释迦牟尼卒堵坡坡,他把匍匐在地的侏儒当作踏阶,于是侏儒托举负重,也就成为佛教建筑和造像艺术中常见的形象。泉州东西塔须弥座16尊侏儒,每尊只有30厘米高,采用的是深浮雕技法。这些侏儒大家看,个个都是矮矮墩墩、裸胸凸肚,他们各据一角,以身当柱,作出耸着肩,拱着背,顶托巨塔的姿势;有的穿无袖短衫,有的裤子滑在肚脐下,有的单膝跪地,有的半蹲半起,有的两手举托,有的双手撑膝,有的歪关侧脑,有的憋气运力,有的龇牙咧嘴,有的故扮鬼脸,有的满面苦相,一个个拚力卖命,不堪其重,每塔都有一个侏儒把拇指和食指放在嘴里作吹唿哨状,好像是个领头的,在指挥大家一起出力,这些没有生命的石雕侏儒,引人同情又使人揪心。他们比塔上的人物浮雕和须弥座的佛传图浮雕更富有艺术的魁力和深刻的思想。泉州东西塔须弥座的侏儒,不失为当时社会的写照,把侏儒的忍苦受罪的样子真实的表达出来了。泉州东西塔创造了具有宋朝那一个时代的造型艺术也可从这对姐妹塔中看出南宋时代的科技水平,近年东塔入选中国“四大宝塔”邮票发行。从布局来看,东西塔是开元寺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从塔的自身来看,又是独立的建筑,也许可以说,开元寺就像是一壶好茶,需要慢慢品尝,细细回味,自有无穷余韵在心中。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11

  旅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司机李师傅,代表阳光旅行社欢迎龙岩古田旅游观光!。。。我是阳光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黄,大家可以叫我小黄,很高兴认识大家,也很荣幸可以成为大家的导游,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我身边这位呢,就是我们这次旅途中最为辛苦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已经有20xx年的驾车经验,由他行车,大家尽管放心。

  首先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古田的地理位置和古田会议会址的基本情况。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的西北部,与新罗、连城两县交界,地形奇特,山清水秀,军事有利防守,当年龙岩同往古田,只有一条崎岖的山路,上下个二十里,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大家请看,在这片开阔的田野上,坐落着一座庄严肃穆的祠堂,后山坡上,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下,闪闪发光,那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

  古田会议会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古田会议会址原是廖氏宗祠,又称万源祠,初建于1848年。戊戌变法后,万源祠改为古田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5月,红四军第二次挺进闽西、进驻古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时,根据《少年先锋队歌》歌词大意“曙光在前头”,把和声小学改名为曙光小学。至今在会址的外墙上还保留着红军宣传员刷写的标语“保护学校”,大家过来看看,字写得不错吧!

  大家抬头看大门横匾上写的是“北郭风清”四个大字,大门两侧刻着一副对联“学术放西欧开笛子新智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字里行间透视出祠堂主人,学习、开放、振兴的意识,体现了古田人民既学习西洋文明又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办学思想。

  各位游客,大家随我一起跨进会址大门,院子很宽敞,用鹅卵石堆砌而成。在进入这一道红色木门,显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古田会议会场旧址。你们看会场上有6列学生桌椅陈旧而整洁,一半高一半低,因为当时的曙光小学是复式学校,高低年级同在一个班上上课。会场中心4根圆柱上张贴着红军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对机会主义”“反对盲动主义”“反对冒险主义”。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凳,桌上摆了一个大壶和两个小茶碗,靠墙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排列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再加上布置的是长条的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主席台靠外墙上还挂着一只欧式壁钟。

  或许大家想不到,古田会议期间,天降大雪,把古田装点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参加古田会议的代表们衣着单薄,于是他们在会场中间烧起了几堆篝火,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聆听毛主席作报告。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三合土地板有好几处斑斑黒迹,就是当年红军烤火留下的痕迹。

  古田会议会址左侧厢房第一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大会期间,毛泽东就在这间只有一桌二凳是简陋房间办公,批阅修改会议文件。接见与会代表,为代表们释疑解惑。

  古田会议会址左侧有一块大草坪,这是红四军的阅兵场。阅兵场西南端设有阅兵台,古田会议结束后,红四军在这里举行了元旦迎新晚会。

  会址右前侧还有一口井和一个池塘,因池塘生长着中午开花的“午时莲”,所以又叫莲花池。毛泽东最喜欢在莲花池边散步、休息和思考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对这口池塘记忆犹新。

  而会址背后的远山,当地人亲切的称他为“主席山”,因其酷似毛泽东仰卧的头像而得名,远远望去,那后梳的头发,宽广的前额,高耸的鼻梁,饱满的下颌,无不惟妙惟肖,像是伟人依旧在这里静静地思考、求索。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片稻田就是20xx年心连心艺术团搭台演出的场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时也有过这么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演出前一天,古田天气晴朗,可艺术团进入古田的那天,仿佛是先辈们考验演员,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但演员任冒雨在会址前演出。但是,当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出场讲话的时候,天空即停止了下雨。演出一结束,雨又下起来了。由于这场天气变故,当地老百姓对古田会址的特殊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关于古田会址和毛泽东的种种“神话”,民间有多种传说。老百姓以朴素、直观的感觉认为主席当年来过的地方是吉祥之地。

  各位游客朋友们,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我们的旅程到这里也差不多算是基本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配合,大家的热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多多谅解,多提宝贵意见。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归途愉快!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12

  古田会议会址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址内庭院空阔,依次为前院、中门、下厅、正厅。左右两侧为厢房,步入中门,正厅是古田会议会场,主席台设于左侧。毛泽东将右边厢房第一间为毛泽东同志办公室和休息室。

  祠堂外面址外为草地。左侧为当年红四军阅兵场,西南面设有当年红四军领导人检阅红军官兵操练的司令台。背后是树林,会址对面,有60年代新建的古田会议陈列馆。右侧有一口引水井和“荷花池”。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13

  万石岩是厦门的一个游览胜地。厦门这座美丽的滨城市有许多吸引人的游览点,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游览区,即鼓浪屿、南普陀、万石岩和集美。最有特色的是鼓浪屿,其次大概就是万石岩了。

  “山岩多胜概,万石最称奇”

  万石岩,顾名思义,就是山上有许多石头。这座不高的山,由于千百万年风雨的侵蚀,山上怪石很多,形状千姿百态。但是,它又与雁荡山、黄山的奇峰不同。万石岩上或藏或露于绿树丛中的石,数量很多,大小不一,一般不过四五米高,因此除少数称为峰以外,多称为石或岩。这些石,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最有趣的可算“象鼻峰”和“石笑”了。“象鼻峰”是一块很像象鼻的岩石,向上伸出,而且略微弯曲,不但像象鼻,而且有动感。“石笑”,是一块岩石,裂开一大口,从侧面看去,像是在开口大笑,旁有题“石笑”二字。在一座山上有如许奇岩怪石,这在别的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万石岩上原有24座寺庙,较大的有10座,现在多已毁坏。最著名的是建在斗山上的万石禅寺。这座寺建在岩石上,规模不大,但精巧别致。在寺的山门前面有天然岩石形成的月池,寺后有四五块大石,遮天蔽日;而石缝中又钻出几株榕树,就显得更加阴森。寺前的一块大岩石上,有古代诗人赞美此处岩石的诗刻。著名的弘一法师曾在这座寺里住过一段时间,并留下了他的墨迹。山上还有一座称为“荼人之家”的楼阁式建筑,楼上供游人品荼观景。在这里,向东南方望去,透过树杪,可以看到城市的一角,和蔚蓝的大海。

  相得益彰的布局

  万石岩里有一座植物园,这就是著名的厦门园林植物园。品种繁多的植物园建在景色奇丽的万石岩里,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使万石岩更加迷人了。植物园从万石岩下的万石湖开始布局。万石湖是一个美丽的人工湖,湖水碧清,湖中置仙鹤石雕,湖边有亭,环湖林木森森,曲径幽幽,环境优美。湖的东面是松杉园,园内种植的松、杉、柏树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有被为“活化石”的水杉和银杏。厦门园林植物园不仅是一个科研机构,同时亦是供人游览参观的场所,因此,它根据这样的双重任务,分门别类地采用中国式的园林布局,次第安排了松杉园、棕榈岛、玫瑰园、引种驯化区、药用植物区、龙眼荔枝园、多肉植物区、兰花圃等二十几个专类园和种植区,园内有山有水并在适当地方建筑楼、台、亭、阁,以点缀风景。游人在这里既可以看到30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增长了知识,又可以漫步在景色秀丽的山林之中,真是其乐融融。植物园的设计者,是很有艺术想像力和群众观点的。园内有一庭院是一个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一年四季,花期繁盛,应有尽有。这里接种的仙人掌全国闻名,有几百种,其中有不少名贵品种,为国内其他园林所罕见。棕榈岛上遍棕榈科植物。游人至此,满眼是浓烈的热带、亚热带风光。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14

  大家好!首先我欢迎各位来泉州参观、考察。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讲到这里也许各位来宾会提出疑问,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洛阳江畔的洛阳桥头。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一万四千多两银钱才建成。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我们身后的这棵松树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十九路军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下面向各位来宾介绍一下有关洛阳桥的建筑特点。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接着我们继续参观蔡襄词。它始建于宋代,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修建,饲堂大厅中间是蔡襄的塑像,中亭有万安桥记碑刻,此碑世称为三绝碑。文章精练,用一百五十三个字记载造桥的时间、年代、桥的长宽、花费的银两,参与的人物等,书法遒美,刻工精致。此碑为洛阳桥增辉不少。这碑文由蔡襄自撰自书。蔡襄字君漠,仙游人,曾两次任泉州知府。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除了著名的《万安桥记》外,还有藏于河南安阳魏公饲的《昼锦堂记》;福州鼓山的《忘旧石》等碑刻。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纸本书法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前人优秀书法精华的吸收。有古书《评书》认为追配前人者,独蔡君漠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化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由于他大量接受前人的优点,融会贯通,因此蔡襄的书法充满了艺术魁力

  蔡襄的书法作品表现了一种当时文人的气息,他效法过王羲之,颜真卿等,取法争上,超然脱俗,神清气淡,达到古雅优美的境界。这种境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提升。蔡襄的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不是重复,因此形成一种新的书法格局。学古人而泥古,继承前人而创造,使蔡书有了新的美学价值,因此他的书法作品永留书法史册。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请各位来宾自由活动,留影纪念。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 篇15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榕城”福州,我是旅行社导游。

  福州有句古话“左旗右鼓,全闽二绝”,今天,我们就游览这其中的一绝——鼓山。鼓山位于福州东南部,是我省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级十佳风景区之一。相传峰顶有一巨石形状象鼓,每当风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头上就会发出“咚咚”像敲鼓一样的声音,因此而名鼓山。还记得昨天我们在厦门鼓浪屿看到的鼓浪石吗?也是因为海浪拍打岩石发出“咚咚”的鼓声而得名的。它们还真是“天设一对,地造一双啊!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风海涛”的文坛佳话,林则徐也留下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千古绝唱。自宋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达480多处,各种字体全有,琳琅满目,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被誉为“东南碑林”。

  朋友们,现在让我们进入这满壁生辉的书法艺术殿堂去一饱眼福吧!看!洞口的“灵源深处”4个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贤所题,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内在深意却是告诉后人,这一带的题刻是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抒发,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现。

  沿着陡峭的石阶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围山势迥异,景色清幽,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来深吸一口气,是不是有心旷神怡的感觉呢?

  在灵源洞一带最著名的摩崖题刻莫过于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迹,看这“忘归石”,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游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时,十分喜欢游玩鼓山,每每流连忘返。有一次,他流连山中美景忘了时间,待从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于是写了“忘归石”,这3个字已表达自已依依不舍之情。如果待会儿哪位游客留连忘返,也找块石头留下墨宝,那可不行哦!

  好了,现在我们在这块岩壁上看到刻有三个大字,谁来念念?这位小朋友说太简单了,是喝水的地方,还问怎么没有水呢?其实啊,这个字不念喝水的喝,为什么呢?听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相传古时涌泉寺开山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嫌涧下泉水喧哗,影响诵经,便大喝一声止住流水,从此涧水改道东流,这里的溪涧也就干涸了。所以,这三个字念“喝水岩”。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实这时的地形按地质学上说是岩层断裂带,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裂面,地表水沿断裂面渗漏到地下去,当然就没水了,而不是一个人能喝水倒流的。这里到底是有水好还是无水妙呢?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宋代文人徐锡之在他的石刻诗上阐明了观点,看这块石碑上写到:“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待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他认为此处重峦叠嶂,不可无水,当年要是他在,就会劝法师不要让溪水改道。近代文学家郁达夫到此曾大发感慨,他说“怪他活泼源头来,一去千年竟不回。”我们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为了弥补这一大遗憾,不知哪位古贤别出心裁,在此石旁题刻“无水亦佳”,真令游客回眸一笑,意味无穷。

  鼓山灵源洞一带,石谷深邃,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观。先贤们充分利用这里的石壁题诗刻字,使整个景观得以完整地保留,为鼓山增色生辉!1982年春,刘海粟大师87岁高龄时游览灵源洞,题了“胜于天竺”4个大字,赞美这里的风景和碑林。

  朋友们,由于时间有限,还有很多景点没看到。希望大家有机会再到鼓山来,听那没听完的故事,看那没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乐的一刻!谢谢大家。

关于福建的导游词(精选15篇) 相关内容:
  • 福建的导游词精选

    在待客习俗方面,除请客喝茶外,煮蛋请客也是共有的习俗。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希望你们喜欢。福建泉州清源山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

  • 福建最新的导游词

    方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分裂、人民的迁徙、民族的融合和地理的阻隔。福建境内现存的各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成过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 福建的导游词精选范文

    福建民间保留很多与蛇有关的民俗风情,许多地方都建有蛇王宫庙,以崇祀蛇神,保留至今的有长汀罗汉岭、南平西芹、闽侯洋里及永春等地的蛇王宫,福清、莆田一带的蛇王庙则被称为青公庙。下面是范文,欢迎阅读。...

  • 福建导游词十一篇

    伊斯兰教圣墓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门外的圣慕村灵山山麓。伊斯兰教圣墓又称“三贤、四贤墓”,座落于东湖之畔灵山的半山腰上。根据《闽书》的记载,唐朝武德年间(618~620_年),穆罕默德派遣门徒大贤四人来华传教,一贤在广州传教,二贤传教...

  • 2023福建导游词十篇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小溪叫“章堂涧”。章堂涧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长山涧。它源于章节堂岩,与流香涧合流后,向东穿出霞滨峡口,汇入崇阳溪,长约7.5公里。...

  •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精选19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带各位游览天心的几个景点。这些景点是章堂涧、天车架、鹰嘴岩、流香涧、大红袍茶树、永乐禅寺、杜辖岩等,希望大家玩得高兴。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小溪,名叫章堂洞,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条山涧。...

  • 2023年福建九日山的导游词(精选3篇)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廖泽宇,也可以叫我廖导。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山中无石不刻字的九日山。九日山到了,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九日山东西北三峰之一的西峰吧。...

  • 福建旅游导游词(通用16篇)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

  • 最新福建旅游导游词(通用16篇)

    南普院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而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中轴线主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乐途殿、大悲殿、藏经阁;其中,天王殿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前端前殿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弥勒佛,两侧立有怒目环视的四大天王,殿后有韦陀菩萨覆掌按杵而...

  • 最新的福建鼓山导游词范文(精选13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了去鼓山的日子。这是一个国庆节,今天是爸爸第一次带我去鼓山。一路上我和爸爸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鼓山。刚下车我就像离弦的箭似的奔出停车场,跑到鼓山脚下,我第一眼就看到一个亭,在亭中央立着一块...

  • 福建滨海火山的导游词(精选3篇)

    出于对火山遗址壮观景象的吸引,多年来我陆续参观过我国大型火山遗址多处,曾走进东北地区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东北平原地,内蒙古玄武岩的熔岩台地,海南岛北部与广东雷州半岛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福建漳州滨海火山遗址等,其间亲历火山遗...

  • 福建的优秀导游词(精选9篇)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就被誉为“东方的第一大港”,海外交通非常繁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

  • 福建旅游解说导游词(精选3篇)

    清源山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公里,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公里。清源山是闽中戴云山余脉,峰峦起伏,岩石遍布盎然成趣,多处胜景天成,为572米,山脉绵延20公里,象形岩石,千奇著名自...

  • 最新导游词范文福建(精选3篇)

    旅客们好!我是你们这次旅程的导游卢?Z豪,你们可以叫我卢导。这就是这次旅游的景点――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故里南靖县拥有各类土楼一万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土楼一千三百多座,堪称“土楼王国”。...

  • 有关福建鳌园的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鳌园,坐落在集美东南隅,总面积达8990平方米。鳌园原为一座小岛,形似海龟、故为鳌园。嘉庚先生花20xx年时间、耗资65万元,亲自设计、督建而成的。...

  • 福建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