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3篇)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22-10-04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3篇)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1

  一、调查概况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2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71%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6。4%。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愿意留在家乡建设家乡,为家乡人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学内容有些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尤其是小学从三年级开英语课,但很多小学校里英语老师数量太少,导致老师工作量太大,出现了“一人多课”的现象。一些老师竟教全校学生的英语,可见工作量之大!由此导致教师不能安心工作

  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县、乡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很多骨干教师不愿意呆在农村,调至乡镇或县一级教育机构,这是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据调查,76%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就学生资源而言,学生基本上出了课本教材没有课外书可供阅读,学校里也因自身经济、书目价格太高等原因无法大量购进阅读书目供学生阅读,这就导致阅读视野很窄,

  4。家庭问题

  在西部农村,父母为了维持家庭这种开支,相当一部分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由于隔代的关系,爷爷奶奶们大都很宠孙子孙女,对他们溺爱有加,这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形成都极为不利。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调皮,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他们,任他们由着性子来,一位有一个6岁小孙子的老人说:“没办法,爸爸妈妈没在家,我们根本管不住他。”

  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贫困地区由于财政吃紧还会挪用教育经费。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

  第二,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

  第三,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

  靖远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3

  (一)选题意义

  20xx年秋季开学,广西正式实施新课改,旨在一改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变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知识和获得生命情感价值体验的主体,从而使教育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南宁四中是一所普通中学,一个月实习下来,实地进入课堂才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理念虽好,但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资深高级教师上课学生都能睡倒一片、提问课本内容无人应答、上到哪一页不知道、画哪里也不知道……活跃的课堂是每个政治老师都追求的,它能让政治课从繁琐、死板中脱离出来,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走向轻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此气氛,对于初为人师的我们动力何在?讲课的欲望何在?基于此,笔者在与指导老师、实习班级学生深刻谈话的基础上,在听了一星期教学指导老师的课、听了半个多月其他实习老师的课以及在自己上了8节政治课、一节讲评课的基础上写了此份调查报告,期望能给自己一个提升,也给后来者以经验借鉴。

  (二)调查对象

  四中卢XX老师、黄XX老师,高一年级(1)、(4)、(7)、(8)班学生。

  (三)调查方法

  访谈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调查法

  二、调查经验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感性思维仍强于理性思维,思考问题也往往凭一时的好恶,他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往往就兴致盎然,反之则兴趣索然。因此,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对政治产生兴趣,就必须找到让学生兴奋的点,让学生从瞌睡中爬起来,在兴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经笔者调查发现,对于以下的点,学生最感兴趣、最易兴奋、从而最能活跃课堂:

  (一)播放贴近学生生活及与热点时政相关的视频、音乐或展示图片材料

  我们的教学指导老师因教学经验丰富且对课件制作不甚熟悉,因此他上的班级是不用多媒体教学的,但是他建议我们新老师使用多媒体。上过一两次课后就发现,只要一放视频、音乐或展示图片,学生立马主动关灯拉窗帘,然后安静坐着,目不转睛、两眼泛光地盯着大屏幕,连趴了很久的同学也都纷纷爬起,精神抖擞着加入大部队。吸此经验,此后几乎每节课我都准备2分钟左右的相关音乐、视频或几张图片,在课堂导入时或中途播放,且尽量中途播放。播放完之后呢?兴奋一般只能持续10分钟左右,该睡的继续睡,该干嘛的又做回自己的事儿了。因此,每节课找那么两三个兴奋点来吸引学生就非常有必要了。

  (二)利用小故事解释拓展课本知识点

  如在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讲到学生们熟知的少数民族之一“壮族”时,我跟他们拓展说,以前其实是写做“僮族”,1965年,经周恩来总理倡议,国务院就把“僮”字改成了“壮”。为什么要改呢?这一提问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们就各种回答。这时气氛就来了,教师也就可以顺利的继续开展教学了。

  在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权时用了学生熟知的“三月三”放假的例子,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的知识能够迁移,我还利用自身优势同理讲了我们瑶族自治县“盘王节”放假的规定。(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几个瑶人乘船飘洋过海,遇上狂风大浪,船在海中飘了七七四十九天不能靠岸,眼看就要船毁人亡。这时,有人在船头祈求始祖盘王保佑子孙平安,许下大愿。许过愿后,风平浪静,船很快就靠了岸,瑶人得救了。这天是农历十月十六日,恰好又是盘王的生日。后来瑶族人民就把这一天定为“盘王节”,这一天,我们会跳传统舞蹈——长鼓舞来庆祝瑶人的新生和盘王的生日。富川是脐橙之乡,现在把脐橙节和盘王节一起过,多了个免费吃橙子大赛,就使得节日更加热闹了。)用一分多钟讲了盘王节的由来和过节时的主要活动,学生就觉得非常有趣。会问很多:“那老师你会跳长鼓舞吗?”, “老师吃橙子真的是免费的吗?等问题。整个课堂也就活跃多了。

  (三)点名回答课堂提问

  教学指导老师在我们上课之前就给我们建议说,学生可能对于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所以我们提问,只能问课本上有的。但,就是课本明摆着,学生要么都找不到,要么找到了也不搭你,死气沉沉的。没人回答课讲不下去,总不能一节课40分钟都是老师一个人在那儿说吧?这时,点名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就十分有必要了。

  刚上一个班的课,能认识并且记住的也就那么两三位同学,或直接让他们回答,或拿座位表随便点,主动举手是没有的。发现一点,就在提问后看着座位表说:“看谁的名字最大气,或说最具特色老师就请他回答”,点个与某明星或某历史人物名字相似的,像高一(4)班有个叫“李俊杰”还有一个叫“黄俊杰”,我会说“哎呦,好名字,来,回答一下。”学生们会有一点小起哄,气氛就非常轻松了。没有这些名字的话就点个名字大气的,直接问“咱们班谁的名字最大气啊?”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推荐人选,这时学生推荐的人一般是在班里比较活跃的,让其回答也可活跃气氛,他不懂可以叫另一人帮回答或叫邻坐回答。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点,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学生不会心惊胆战的害怕老师点到自己。如果这时候,教师适时给予相应鼓励,也就更能提高其积极性了。

  (四)讲课时穿插练习

  还是以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自治权为例,直接讲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然后一个个解释什么是经济自治权、什么是文化管理自治权、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多没意思,学生觉得无聊又记不住,自己也讲得无聊。这时就可以直接让学生看课本,问“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完了直接给题、给材料: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98号)规定,将“三月三”这一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让学生判断材料体现了哪些自治权。一般学生只能回答出体现了“立法自治权和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中还有体现了“变通执行权”,学生对于这个不懂,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解释什么是“变通执行权”,这一权力在材料中是怎么体现的。

  就这样以一种检验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既达到了活跃气氛的目的,又达到了加深理解的效果。如若讲完课还剩时间,也可以把课前准备好的2—3道相关练习让学生做,做错了吸取教训下次错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做对了让学生有些成就感,可谓百益而无一害。

  总的来说,在理科班上课,只要你有些例子、有些材料,学生都会相对活跃;而文科班女生较多,或因害羞或因不想成为焦点、或是真的不会,上起课来就会觉得相对沉闷。这时候,睡觉的人就必须认为他懂了,有问题时就叫其回答,起杀鸡儆猴之效;文科班很沉闷,相关视频、音乐、图片或材料必须得用,男生的作用也要给他积极发挥出来。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才会有活跃的课堂,也才会有充满动力讲课的教师!

  三、结语

  以上四点是一般课堂中比较能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兴奋从而提高课堂活跃度的点。

  本文所说的“兴奋点”是指能激起学生精神振奋或激动的情景痕迹。通过找“兴奋点”,尽力唤醒正在沉睡或准备沉睡的学生,吸引心神不定或到处游离的同学,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有点小动力继续上下去,使我们的政治课、特别是有些远离学生生活的《政治生活》能够继续上下去。课堂是一个师生沟通的生命场,但是在普通中学,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你的生命在陪伴着他的生命,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教师就不能就知识点讲知识,而必须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不能让学生觉得学习就是一种负担、就是一种任务。我们老师必须要学会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灵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去接受你,接受你讲的东西。课堂时不时有点气氛,学生轻松了,教师上起课来自然也就轻松顺畅了,我们教学目标也就能更容易达到。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自己也就上过四个班共八节课,也只是采访了两位政治老师,还有询问了一些学生的意见,可能调查有不尽完美之处,仅希望通过此份调查报告分享自己小小的不成型的经验,给自己、也给后来者以借鉴。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4

  时间飞逝,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实习生活结束。虽然我的实习任务不是一个幼儿园教师,但是在亲眼见到教师上课的场景和亲身体验了几次幼儿园教师的教学,顺便采访了几个幼儿园老师之后,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做一个教师的难处。做一个教师不仅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而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比中学教师更需要的是耐心和爱心。她们更加重视对学生品德的教育,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我在阳光幼儿园第一个任务就是保教,我积极向原来的保育员老师学习,学到了很多照顾小朋友的注意事项,也是我这个新手保育员的主要任务。例如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慢跑,注意不要撞到障碍物;如果天气变化,要主动提醒幼儿增减衣服;回教室时,要记住告诉幼儿在外边玩耍时有细菌,提醒幼儿洗手,洗手时,要注意打上肥皂消毒杀菌,而且水龙头不要放太大,以免弄湿衣服,还可以教育他们从小节约用水;喝水时不能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提醒幼儿饭前要洗手,吃饭时不能讲话,不能挑食,尽量不要剩饭;在睡觉方面,要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盖好被褥,以免着凉,睡觉的时候不能说话。

  第二个任务就是协助专业的幼儿园教师上课。例如帮助管理纪律,教读一些简单的儿歌,做动作示范;给他们讲故事等等。

  看起来很简单的时候却不总是顺利的,特别是在面对一群还处于幼稚期的孩子,耐心真的特别重要。就好像每次都要说上几遍“吃饭之前要洗手”、“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不要跑太快”、“上课要安静”、“不能挑食”等等,学生才会听你的,而且下次还是会再犯,所以你要不断的提醒他们要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要耐心的解释原因。上课的时候不断的有调皮的学生在捣乱,或者是不听课,我不得不一次有一次的提醒他们,大概只有在听故事的时候会全神贯注。不过这也是他们这个阶段的身心特点。所以幼儿园老师比中学、大学老师更需要耐心和爱心,学生才能感受到你对她们的关心,才会有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品德形成。

  虽然孩子们很闹,但是在她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已经失去的童真、想象力。她们往往想法很单纯,也很特别。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不应该限制她们的想象,否则可能对他们未来的创新能力有影响。

  总之,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值得全社会的尊重。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是不容易。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还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学高为师,行正为范”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加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5

  一、调查目的

  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思维活跃,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和探索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摆弄和操作,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条件,更是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以“X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分析”为题开展调查,旨在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二、调查背景

  著名婴幼儿潜能开发专家程淮在20xx年就已经指出:微环境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他认为,真正能够影响儿童发展的微环境,应当是适宜的、互动的微环境。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微环境的影响,而是具有主动选择环境的能力和倾向。只有适宜的环境刺激,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窗口,使其接受环境的影响,才能使儿童与环境之间产生互动,进而促进儿童发展。因此,适宜性与互动性,构成了微环境影响儿童发展的基本的心理教育机制。

  然而,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是一个丰富多样、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外界。而教师也能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观察孩子之间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使因材施教变为可能,也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

  笔者在嘉兴一幼北京城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八周的教育实习,在此期间,该幼儿园也重点在做区域活动的工作,为本调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三、调查内容

  (一)幼儿园各年龄班区角的创设情况

  1、空间利用:区角数量的适宜性;区角分隔、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区角内容的丰富性。

  2、材料投放:材料提供的目的性、层次性、多功能性。

  (二)教师的选材水平

  1、区角活动指导方案的制订情况。

  2、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利用度。

  3、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一主题活动的相关性。

  (三)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1、对幼儿规则意识发展的作用。

  2、对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主动性与独立性的作用。

  3、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与合作能力的作用。

  四、调查范围和对象

  调查范围:XX幼儿园。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X幼儿园中的6个班(小、中、大班各2个)的区角活动。同时,还向X幼儿园的多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收集更多的消息。

  五、调查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六、调查结果分析

  (一)XX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要求正在提升

  从与幼儿园领导们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十分重视的占33.68%;重视的占39.58%;一般的占4.2%;不重视的占22.57%。应该说经过这个阶段的幼儿园年检和省检,幼儿园对开展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改观。

  (二)XX幼儿园的教师对区域活动有不同看法

  在访谈过程,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区域活动是“集体教学的延续”、是“分组活动”;第二,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到:区域活动(area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刘焱教授认为:“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三)各年龄段投放的材料内容无显著差异,具有随意性,无层次性。区域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及发展,统计表明,小、中、大班材料投放方面无显著差异。87.1%的教师能依据区角的特性投放品种较丰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要,材料的投放较有目的性。90.8%的教师能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阶段性地调整材料,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主要问题是所投材料的层次性和多功能性比较欠缺,具体表现在小、中、大班提供的材料基本类似,没有体现年龄班特点,每个班的区角内投放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太多,幼儿看着眼花缭乱的材料,情绪浮躁,无目的地摆弄很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而且有些材料只适于个别操作,不利于合作行为的产生。

  文献资料表明,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材料投放具有灵活性,安全性。

  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一些供幼儿生成游戏用的多种材料,以便幼儿生成自己喜欢的区角或选择自己所需的材料,X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供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如当幼儿发现棋类区缺少棋子时,就从“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个瓶盖,以物代物,就会使游戏顺利进行。同时在观察中发现,98%的材料都是安全的,对幼儿无害。

  (五)能够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创设活动区、共同讨论、协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以最大限度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6

  随着幼儿园和培训班的增多,既方便了年轻父母,又对下一代的启蒙教育和健康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幼儿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学条件各校参差不齐

  中心城区各幼儿园收费差距巨大,有一学年上万元的,也有一年只需一千多元的。与之相对应,教学条件也是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整齐,但也有不少人在一个社区或单位租一至二套住房,甚至就在自己家中摆一些桌、椅,就变成了“住宅式”幼儿园。

  一些“住宅式”幼儿园甚至就是一家人办的,没有一个教师具备幼师资格。教学设施也极为简陋破旧,一些旧桌椅,一块泛白的黑板,再加一些脏乱的玩具。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让各个层次的幼儿园都有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二、教学内容有些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应讲究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但调查发现,一些小幼儿园只是大体按年龄分成几个班,一律讲授统一的知识,使低龄幼儿很难跟班学习。还有些幼儿园为了培养“神童”,突出成果,给幼儿灌输一些难度大的知识,过早地开发幼儿智力。

  在一些教学条件差的幼儿园,由于没有露天活动场所,又顾忌小孩的安全问题,几乎没有户外活动,幼儿一天到晚基本上被关在屋里,一些全托的幼儿则是近一个星期“不见天日”,个别幼儿甚至坐在角落里发呆,不爱说话,极为怕生。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极易形成孤僻的心理。

  由于竞争激烈,一些幼儿园为了稳住生源,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便采取了一些不当的教育方式。有家长说,他5岁的小孩过节经常吵着要父母买东西送老师,父母问他为什么,小孩竞说“当官要送礼”,令父母吃惊而又意外。还有的家长反映,小孩说送了东西给老师,就不会挨骂,还会受表扬,得红花。

  三、饮食条件让人有些担忧

  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以民间投资为主,追逐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收费高昂的幼儿园饮食条件可能还能让人放心,但很多幼儿园在饮食方面就令人担忧了。许多幼儿都爱挑食,且少吃多餐。但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园没有照顾到这些饮食特点,只是千篇一律地熬一个汤,清炒一个叶子菜,再用小菜炒一点荤菜,极少变换口味和菜式。个别幼儿园在晚餐时间只是发几块廉价饼干,有的甚至不安排晚点。不少父母反映每次接小孩回家时,小孩出幼儿园就嚷着肚子饿,在晚上就狼吞虎咽一顿,看着就心疼。幼儿营养不良,将严重影响体质和发育,何谈接受良好的幼儿教育?

  据调查,现各单位的中心幼儿园有些是工会管,有些是教育科管,有些是私人承包。但碰到一些具体工作时,谁都说不管,造成互相推诿现象。而被承包出去的幼儿园有如泼出去的水,管不着了,而私人创办的幼儿园更是无法管了。因此,大部分幼儿园处于一种无人管理的混乱状态之中。如果长期这样,幼儿园的办园方向谁人督促,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谁人管理?

  安全上缺少保障。留守儿童面临玩耍、劳动、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因其监护人不力或无临时监护人常发生安全事故。

  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加剧,使得年轻一代成长的社会大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一方面宣传“以人为本”“儿童优先”“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等新观念新风尚,另一方面用积极的健康的题材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结果提示:为了使孩子能主动地学习,我们要改变以往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的教育组织形式,改变以传授式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使幼儿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来认识事物;教师要因人施教,要给幼儿创造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起点、速度和水平学习知识。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7

  自治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调研组于20xx年1月9日至14日,分三个小组对伽师县、疏勒县、裕民县、阜康市、伊宁市、天山区等六个样本单位的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共召开园长、幼儿教师座谈会12次,调研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近50所,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00余份。获得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基本摸清了六个样本单位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现根据调研提纲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各地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规范办园行为,使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一)学前教育发展规模

  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通过扩大公办幼儿园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大力兴办双语幼儿园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学前教育覆盖率,促进了我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1.幼儿园建设。据统计,XX年全区共有各类幼儿园107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204所,占18.94%;民办584所,占54.22%;集体办和其他部门办289所,占26.83%。20xx年全区已有各类幼儿园2563所,比XX年增长2.4倍。其中教育部门办1434所,所占比例比XX年提高37.01%;民办852所,所占比例下降20.98%;集体和其他部门办277所,所占比例下降16.02%。

  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46所,约占总数的50.70%;县镇217所,占20.15%;农村幼儿园314所,占29.15%。20xx年全区幼儿园中有城市幼儿园569所,所占比例下降28.50 %;县镇309所,所占比例下降8.09%;农村幼儿园1685所,所占比例提高36.59%。

  据调研数据分析:天山区、伊宁、阜康三市(区)共有城镇公办园12所,其他部门办园15所,合计27所,占三市(区)城镇幼儿园总数的23.3%。表明我区城市仍然以民办园为主,民办园承担着城市市区四分之三以上的幼儿教育任务;裕民、伽师、疏勒三县共有农村民办园5所,仅占农村幼儿园总数的3.4%,而我区农村已基本形成公办园为主的办园格局。

  2、幼儿入园情况。各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据统计,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其中城市118502人,占40.39%,县镇67448人,占22.99%,农村107447人,占36.62%;

  20xx年全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增长了1.67倍;其中城市127508占25.99%,所占比例下降14.40%,县镇82980人,占16.91%,所占比例下降9.24%,农村280122占57.10%,所占比例提高20.48%;

  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7.92万人,在园(班)幼儿293397人,毛入园率29.96%;20xx年幼儿园适龄儿童数约为94.51万人,在园(班)幼儿达到490610人,毛入园率51.91%;20xx年比XX年提高了21.95%。

  以上数据说明,XX年以来在国家及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学前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适龄儿童入园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学前教育管理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纳入编制管理,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待遇。此外,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采用聘用代课教师等方法,补充幼儿数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据统计,XX年我区有幼儿园教职工186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185人,园长1327人。20xx年我区幼儿园教职工21234人,比XX年增长14%,其中专任教师12322人,增长20.98%,园长1607人,增长21.10%。数据表明,无论是我区幼儿园教职工、还是专任教师都远远落后于我区幼儿园入园率和在园幼儿的增长速度。

  据调研数据分析:六县(市、区)共有幼儿园教职员工3834名,其中专任教师2144名,占55.9%,保育员543名,占14.2%,生师比为19.5:1。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民办1125人,占52.5%;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有1216人,占56.7%。

  2、幼儿园管理情况。各地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对幼儿教育的相关政策,将学前教育和幼儿园工作纳入教育统一考核之中。以制度化管理为重点,通过强化行政管理、加强教学指导,全面落实幼儿教育工作。每年由教育局牵头联合各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幼儿园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初步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管理,并通过创建示范性幼儿园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

  坚持依法审批,实行年检(年审)制度,对民办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等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评估其办学资质和能力,不合格者限期整改。并积极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学前教育经费情况。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按照《自治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规范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由教育经费核算中心统一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此外,各地还在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加大幼儿园建设的投入。除了解决部分新建幼儿园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和围墙等附属工程的资金外,还列出专项资金自聘学前教师,以解决学前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如:伊宁市自聘临时代课教师100名,伽师县自聘名87名,疏勒县自聘63名,有地方财政发给工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方面的问题

  1、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自治区学前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并未惠及城市幼儿园,致使城市公办园数量严重不足。如天山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共计44所,其中公办园8所,其他部门办园13所,民办园23所,民办园占总园数的52%;伊宁市城区内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仅有3所,民办园40所,民办园比例达到93%。公办园的极度匮乏造成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既上不了数量稀缺的公办幼儿园,也上不起收费高昂的民办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在城区难以得到体现。

  据统计,20xx年天山区有适龄幼儿约22300人,实际在园幼儿11625人,毛入园率52.1%。尚有47.9%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园。天山区小神童幼儿园地处大湾地区,是一所民办幼儿园,尽管每月仅收取管理费250元,园中也有许多空的学位,但是周边仍然有很多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入不了园。

  2、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农村非"双语"公办幼儿园既不能享受"双语"幼儿园经费补贴,也得不到地方财政经费的支持,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为维持正常运转,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只能通过收取各种费用维持运转,客观上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大多数农牧民子女需要送孩子到较远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教育,除承担管理费、伙食费、取暖费外,还要承担交通或寄宿费用,使农牧民负担加重。

  非"双语"公办幼儿园多为差额拨款单位,收费标准(管理费)从50-250元不等,所收费用大多用来支付聘用教职工工资及必要的办公经费。伊宁市实验幼儿园20xx年经费预算收入1877.1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225.09万元,管理费收入1652.01万元,财政拨款仅占全部预算收入的12%。

  3、幼儿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除已实施自治区双语项目的地区外,大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办园设施陈旧。阜康市、伽师县、疏勒县将一些旧院落、旧教室、旧办公室改做幼儿园,规模太小,又无寄宿条件,急需要修补或改建。一些乡镇、村双语幼儿园未安装暖气,冬季靠火炉采暖,不仅不能满足需求,也带来安全隐患。各地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个别幼儿园甚至出现50-60人/班的情况。

  20xx年我区幼儿园生均建筑面积为4.18平方米,与国家标准6.09平方米有较大差距。其中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5,94平方米,与全国标准11.24平方米差距巨大。农村城镇幼儿园建筑面积2.86平方米,也远远低于全国标准。

  4、双语幼儿园经费投入缺口较大。自治区双语幼儿园投资计划是以1000元/平方米的单方造价下达的,近年来各类建材价格不断上涨,新动工的项目幼儿园实际单方造价比自治区下达的投资计划单方造价高出许多,加上各地需自筹附属工程经费(每所幼儿园需要附属工程配套经费大约为30万)、发放自聘教师工资,使"双语"幼儿园项目县感到压力巨大,一些幼儿园的附属工程建设滞后。

  由于我区各民族大杂居的现状,使得各幼儿园在招生时,选择了混合编班,一个班里既有少数民族幼儿,也有汉族幼儿,少数民族幼儿享受双语补助,汉族幼儿未享受补助,呈现出民、汉幼儿同园不同待遇、"一园两制"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的问题

  1、幼儿教师编制短缺,数量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双语"公办幼儿园编制管理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编教师 "只出不进"。为弥补教师缺额,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办园聘用大量代课教师,从而造成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所占比例逐年降低、聘用教师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现象。"双语"幼儿园虽然通过自治区学前双语教师招聘补充了一些学前教师,但补充速度远远跟不上项目的建设进度。

  据统计20xx年六县(市、区)共有专任教师2144名,其中公办教师1040名,占48.5%,聘用教师1125人,达到52.5%。六县(市、区)共有在园幼儿52349名,按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每班幼儿30人、配备两教一保的要求,六县(市、区)应有教师(含保育员)5232人,现有教师(含保育员)2687人,缺2545人,缺额近一半。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尤其是农牧区幼儿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占比例很低,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大量存在,学前双语教师"一缺两低"(汉语水平低、汉语授课能力低)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伽师县304名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的52人、占17%,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人、占11%,汉语水平等级达标的56人、占18%。

  3、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六县(市、区)虽然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将在编在岗的幼儿园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同等对待,纳入编制管理。但聘用教师的待遇普遍偏低,养老、医疗、户口、住房、培训、及职称等基本权益缺乏保障。在参与问卷的87名教师中,有职称的仅为19人,占21.84%。待遇低、工作量大,致使目前幼儿园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更为突出。教师问题是制约六县(市、区)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自治区工资补助的临时聘用学前双语教师享受三金,在缴纳三金后的实得工资在600-700之间,而各县自聘教师工作待遇不足800元(伊宁市自聘教师人均工资800元,伽师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600元,疏勒县自聘教师人均工资300-600元),而且不享受三金,在承担完交通、午餐等费用后,工资所剩无几。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其他部门办园数量下降,管理缺失。近年来,其他部门办园在改制或企业破产时,园舍大都被挪作他用或直接拆建做房地产开发,致使企事业幼儿园数量大幅降低。乌鲁木齐市XX年还有其他部门办园83所,20xx年只有62所,五年间已有21所其他部门办园消失,超过四分之一。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教育用地一地难求,如果任由企事业单位随意关停幼儿园而不采取补救措施,不仅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浪费、教师流失,而且会使城市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2、对民办幼儿园尤其是无证园的管理不到位。六县(市、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民办幼儿园准入不严格的现象,城市和农牧区均有相当数量的无证园,这些幼儿园无任何办园手续,师资、园舍条件等都无法达到办园要求。此外,由于对民办园监管还不到位,致使民办幼儿园在收费、教学、园舍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园舍建筑面积、户外活动场地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等。

  (四)保教质量方面的问题。

  1、幼儿园管理队伍薄弱。各县市"双语"幼儿园园长主要为乡镇小学校长兼任或小学调剂教师担任。管理者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文件不了解,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也是造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2、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幼儿园班额普遍过大,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教学方式单一、保育员缺乏培训,教育手段落后,保健医生缺乏,幼儿园保教质量堪忧。此外,由于幼儿园经费、人员配备不足,致使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儿童特点和教育规律,疲于应付;同时,由于一班一师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大量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办园效益。

  三、建议与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面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园所差异等,努力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1、将学前教育纳入自治区""规划和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学前教育,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归口审批、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并明确职能机构。选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业务的专职干部和教研、督导人员充实到区县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中,加大对本辖区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地方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形成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学前教育经费的新局面,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公办幼儿园。

  1、城镇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时,要做到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原有小区配套幼儿园(民办),通过政府统筹安排,交当地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的幼儿园,满足小区居民和外来人员子女就近入园的需求。

  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园舍建设和改、扩建的力度。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将原有学前两年幼儿园的办园体制逐步过渡为学前三年,进一步增加幼儿园容量,改善办园条件,基本满足所辖区域人民群众入园需求。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

  3、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不得随意关、停、并、转,对于部分不具备独立办园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本着平稳过渡的原则,在政府统筹下,将所办幼儿园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划,或由社区或具备条件的团体、个人承办。确保"三不一保",即坚持三个不变:办园性质不变,教师待遇不变,教育经费投入不变;"一保",即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积极发展普惠性公办园,仅仅依靠预算内的财政投入是有困难的,还需稳定并扶持部门办园。要积极调动企业、事业、个人等社会各方力量,多形式并举,多渠道投资,多元化办园,形成政府办园、企业办园、联合办园、股份制办园、个人独资办园等各类幼儿园竞相发展的新局面。

  5、对贫困家庭子女及流动务工人员子女入园,建议采用发放"幼儿教育券"或向民办园购买学位等方式解决入园困难。家长可持券自由选择正规的幼儿园,幼儿园凭券向政府换取公共教育经费,以此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使经济贫困家庭适龄学前儿童能够受到完全或部分的资助,确保他们就近有园可上,上得起园。

  (三)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加强规范管理。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局统一管理,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引进先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增加教职工编制,提高教师待遇,完善聘用制度,稳定教师队伍。

  目前我区各类幼儿园中教职工比例较低,尤其是教师紧缺,师生比严重超标,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教师素质偏低,幼儿教师流动性大。

  1、增加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保证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缩减。双语幼儿园目前按每班一位教师的标准配备师资,班级未配备保育员,幼儿园未配备保健医,无法保证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也不符合《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劳人编[1987]32号文件规定(教职工与幼儿比为1:6-1:7),建议增加双语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城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及时补充幼儿园教职工人数,尤其是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及保健医。

  2、建议对幼儿园原聘用的在岗不在编、长期在教学一线从事双语教学、学历为中等专业、高中或"五大"生,经本单位、县市教育部门考核合格者,在教师招考时从学历、年龄上予以照顾。

  3、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在职幼教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幼儿园公办教师的工资及其它待遇要与中小学公办教师一样,列入区政府财政统一发放,并做到按月发放教师工资。对于农牧区等较偏远的地方,根据工作距离,发放交通及误餐补贴。

  4、监督完善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问题,实行幼儿教师最低工资福利保障制度,制定幼儿园教师最低月工资标准,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

  5、提高幼儿教师职称评聘比例,各地教育部门应将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审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系列,切实解决幼儿教师尤其是双语及民办幼儿园教师职称问题。

  6、健全幼儿教师培训体系,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划,落实培训经费,开展多形式培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

  (五)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学、保育工作的管理。

  1、积极开展自治区及各地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工作,发挥这些幼儿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同时,在社会力量办园中,扶持一批办园思想端正、管理严谨、教育质量高又拥有较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园,在全疆形成以社区为背景的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机构。

  2、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无证民办幼儿园,要坚决取缔,但要建立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的关闭方案,当地教育部门要做好无证幼儿园关闭后的幼儿分流工作,街道乡镇要妥善解决无证幼儿园举办者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对那些基础好、有一定办园经验的非注册幼儿园,应当以管理和引导为主,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和改进时间表,以促进这类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六)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依照学前教育事业的社会公益性属性,各级政府应确保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将学前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之中,落实人力、物力、财力。逐步完善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投入的责任,形成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强约束;另一方面按立法规定,确定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方向、使用细则、效率评估等办法。

  2、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单列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做到逐年增长。

  (2)下拨公用经费。公共财政安排非双语幼儿园的学前教育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与双语幼儿园等同,并做到逐年增长。

  (3)设立专项经费。如: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全区范围内学前教育机构各类奖励和各类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专项扶持,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专项经费的规范使用;基本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部分幼儿园的改扩建等;维修改造专项经费,用于维修和改造幼儿园园舍;教育资助专项经费,向困难家庭幼儿发放适当的营养午餐补贴,确保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入园,并统一纳入中小学教育资助专项资金;学前教育研究专项经费,以科学研究保障我区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

  3、合理确定幼儿园收费标准,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明确学前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属性,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学前教育支出的标准,立足于举办普惠性的学前教育。一方面推行质价统一的幼儿教育收费机制,公办幼儿园实施等级收费,民办幼儿园按半圆成本核算收费;另一方面为了体现对薄弱幼儿园的扶持,采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生均定额补助政策,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资助制度。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我区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8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3、学习需求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想读大学。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9

  一、调查概况

  20xx 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xx市南门小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10

  [摘要]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纳入各中小学必修课的范围之内,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与城镇中小学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问题。本文首先以舒兰市第中学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情况及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队伍与学校的相关设施的配置情况进行调研,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环境、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学校领导与任课老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态度等几方面进行理论和实例研究,并通过精心观察所调查学校的现有情况分析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遍存在的各种典型问题,最后作者就为解决这些问题列举了各种可行的措施和对策,并将其进行整理、归纳,做出总结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引起的原因,对策及措施

  [1.研究的背景]

  随着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中小学,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人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关系的探讨也越来越多。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巨大功效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来说,它是没有地区差异的,但是不同地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就有所不同了。由于国内农村山区与城市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信息技术在农村教学中的运用就与城市有所不同。本文正是因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各种问题才以珊瑚镇中小学为调查对象,通过进行调查问卷及分析问卷调查情况的形式对比城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区别,找出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的策略和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基础文化教育,更是人才素质教育,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灵活性,在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本身发展较快,直接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而农村小学信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和推进程度。至今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本文通过实践从课堂教学环境、学习者的学习背景等几个方面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研,期望能够对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帮助,让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更具有人文性,适应新的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但不能以单纯的计算机教育替代信息技术教育。两者的区别:简要说来,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的根本区别,或者主要分水岭就在于如何看待计算机。计算机教育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而且是惟一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工具来学习,而且只是学习的工具之一。

  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发展的关系,计算机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与前提。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信息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有效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发布过程中运用到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中心,而计算机常识教育又在信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开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明确规定其任务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当前,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更是其发展的热点。故计算机教育无疑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绝不能因此就将单纯的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以前者来替代后者。

  具体而言,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运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各学科的学习;三是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如此,不仅向学生传授了信息技术知识,还着重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批判意识,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形成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另外,对于不算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及边远地区和农村,计算机教育的成本无疑是昂贵的,因此一些国家主张信息技术教育在考虑计算机教育的同时,也应根据现实的能源情况,将其他信息设备,如印刷材料、录音带、录像带等纳入到信息技术教育当中,以便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现实性。

  如此看来,尽管计算机教育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但绝非全部,应当赋予信息技术教育以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在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时,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掌握其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其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更应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提高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就是计算机教育的思想仍严重地影响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甚至出台的有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安排的完全是计算机技术的内容。令人欣慰的是,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计算机教育正在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各省、市和自治区陆续组织编写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也更多地融人了计算机教育之外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更令人兴奋的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现实需要,教育部20xx年11月下发的教基[20xx]35号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认为信息素养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⑴信息意识:即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⑵信息常识:即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促使学生阅读有关的信息文章,参加有关讨论,便于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⑶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⑷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并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2. 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

  [2.1 调查的内容与目的]

  本次调查要对在校老师及学生分别进行,其中调查教师的情况是本文主要调查的部分,调查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建设的情况以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及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情况。对教师主要从以下五大类进行调查:第一类为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调查;第二类为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调查;第三类为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方面的调查;第四类为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来调查;第五类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情况调查。调查学生则从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以及他们对信息技术老师的反应来进行,辅助说明学校的信息技术建设的总情况。

  [2.2 问卷的设计]

  根据论文的主题: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不仅要调查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上课情况,还要调查学校有关教师的具体情况和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比较热的话题,不仅信息技术课的老师要会操作计算机,其他科的老师也要会使用,并利用其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对师生分别设计了一个问卷,见附录。

  [2.3 基本情况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象是舒兰31中学的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

  本次调查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有效问卷40份。调查对象是两所学校的在职教师,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共分五大类:第一类为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调查;第二类为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调查;第三类为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方面的调查;第四类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第五类为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现状,在两校学生中随机抽样调查了40名学生,调查对象分布在、七、八等两个年级中,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认识和态度等。

  [2.3.1 教师问卷主要情况分析]

  ⑴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

  舒兰31中学配备了一个学生机房,有50台电脑,但是这些电脑的配置都比较旧、而且配置较低。在所有老师中除了信息技术老师配有电脑外,其他老师均没有电脑,只在办公室配置了一台电脑。另外学校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比较少,只有2个信息技术老师,而且都不是专业出身。被调查的其他老师中几乎都参加过进修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

  这些数据显示,在农村中小学中信息技术环境还是比较薄弱的。

  ⑵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从教师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念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可程度,了解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的距离。调查显示,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有效处理学科中的问题占60%,认为效果一般的占30%,尚可的占10%,没有一位教师认为是无效的。从本调查中可以反映出现代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总体上是认可和接受的。

  ⑶学校应用信息技术的总体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50%的教师认为机房有电脑,师生能上机,但无法自由上网。20%的教师认为不具备良好的运用电脑及上网环境。这说明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还有待改进。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氛围方面,55%的教师认为网络资源不太充足,资料较少(可能是网上查询、运用搜索引擎的能力不足)。这说明学校中形成了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但氛围还不够浓厚,因为还有70%教师认为在学校不能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平时也很少谈论这方面事情。有10%的教师认为学校师生在学校上因特网的周平均时数太少。此外,还有80%的教师认为学校应该建立专题网站,认为学校还应该提供课件与备课资源库等信息资源,这也反映出学校要在这方面应该加大建设力度。

  ⑷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5%教师平均每天使用电脑时间在1小时以上,所占比例并不高。半小时以下的比例为10%,90%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时间使用电脑。说明近70%的教师平时不习惯使用电脑,或未将电脑使用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未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中备课上课资料的主要来源还是教科书和教育资料占90%,只有10%的教师备课,上课资料来源于互联网,10%的教师使用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备课,把报刊杂志作为备课上课的主要来源占10%。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在备课这一环节上尚未很好结合。

  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一种新的基于资源型的学习方式无疑会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需要首先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工具获取相应的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和改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较强的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为了解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问卷针对教师对一些常用的软件、服务的使用、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多媒体课件使用、因特网使用和网络服务使用。

  文字处理软件掌握情况 电子表格软件掌握情况

  选项百分数(%) 选项百分数(%)

  不会50不会70

  WPS20会一点20

  WORD30EXCEL10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掌握情况 多媒体课件使用情况

  选项百分数(%) 选项百分数(%)

  不会50 不会60

  使用过25 使用过30

  制作过25 制作过10

  因特网使用情况 网络服务使用

  选项百分数(%) 选项百分数(%)

  从未40 网上邻居15

  不常35 WWW30

  经常25 电子邮件25

  无50

  调查数据表明,一小部分中小学教师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软件工具(如WORD、EXCEL)的使用,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工具运用技能。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使用因特网的教师只占25%,并且几乎都是青年教师;对于各种网络服务的使用情况也不近如人意,就几个年轻教师使用过网络服务。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此外,根据相关性分析,不同年龄的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上有显著的差异,随年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

  选项百分数(%)

  经常用20

  偶尔用40

  不用40

  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入教学过程是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增加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但是在这次调查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很理想。从调查数据来看,只有20%的教师经常运用信息技术教学,40%的教师偶尔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人数占被调查教师人数的40%。调查发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展示,并未从内心深处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资源获取、加工、利用的有效工具,停留在为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用信息技术的层面。

  [2.3.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获取信息途径表

  选项百分数(%)

  查阅图书20

  与同学讨论25

  上网查资料5

  询问老师40

  在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时,他们都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阅读报纸、看电视、课堂、因特网以及与人交流等。由此可见,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广泛,课堂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且因特网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因此,提醒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开拓自己的教学内容,使之不致落伍,尽量加快自己获取信息的脚步,使学生真正受益。

  计算机,它能干什么?上网聊天、玩游戏、查信息、办公打字与表格、网页制作和动画、收集图片和书籍,下载……等等很多用途。那么中学生认为计算机能用来干什么呢,是否用来学习呢?分析调查数据:20%的人认为是用来学习计算机有关的知识,30%的人认为回在将来工作上使用到,25%的人认为会在今后学习其他知识时使用到,25%的人认为用来娱乐、看电影、聊天、看新闻。从数据上看,中学生还是能认识到计算机的正确用途的。

  有65%的人认为信息技术课有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一种新的基于资源型的学习方式无疑会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需要首先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工具获取相应的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和改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有利的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样就更有利于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了。

  [2.4 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信息技术教育也纳入了学校的教育范畴,许多的学校都配备了微机为广大学生的学习服务,这是一件功不可没的好事、实事。然而根据对舒兰31中学的调查,学校还存在一些问题。

  2.4.1 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多、配置水平低、教学资源匮乏,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资金的匮乏导致必需的硬件设备跟不上,造成信息技术课程难以开设的“瓶颈”。资金不足,犹如一个瓶颈,使信息技术教育中一些必需的设备无法提供,从而导致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相当的抽象。而信息技术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资金不足,就相当于教学设备不齐全,在基本的教学条件不能满足的条件下,何以提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呢?

  要在农村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有成套设备。我国农村经济落后,学校资金困难,信息化环境建设步伐很慢。虽然大多数学校领导都已认识到建校园网、更新升级的重要性,然而计算机房的日常维护费和电费,使有限经费更加紧缺,致使学校的计算机无法及时修理和更新。可以说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但今年省里已兴建远程教育资源网络。

  2.4.2 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虽然国家已经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却根深蒂固,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本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

  [1].教师不关心。很多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愿也不想去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匮乏,信息素养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不使用信息技术照样能把课上好。这使信息技术课程流于形式,成为上公开课、示范课的教学工具,成了应付检查的手段,而没有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去利用,更没有放在大的教学环境中思考。

  [2].学生不认真。很多学生认为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会计算机操作。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认真完成等现象时有发生,他们认为不中考或高考就无所谓,把信息技术课堂当作是玩的好地方。

  [2.4.3 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

  农村中小学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多数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缺乏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目前,在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的教师比较少,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师的进修机会不多,所以导致许多教师具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教学水平滞后,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待遇低、工作重,很多学校还把信息技术教师列入后勤或教辅人员之中,身兼数职。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出成果的机会少、晋职评模机会少,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无积极性、没有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

  从观念认识角度来看,很多教师还缺乏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将信息素质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未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由于教育自身的惯性极大,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应试思维的长期束缚,使很多教师接触的信息仍只是应试资料,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传统的单向传递。虽然这种方式在今天的时代和今天的教育对象面前已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阻碍着教育发展,但一些教师却没有从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更新方面去找出路。从技术能力方面来看,教师的信息技能普遍不高,而且不同乡镇、不同学校的教师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2.4.4 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不够明确]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仍然偏低。有些学校领导人缺乏现代教育意识,农村教育基本上还徘徊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许多学校领导还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中高考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计算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许多教师眼里,只要运用了信息技术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这种观念夸大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教学效果,但前提条件必须是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如果运用不当,效果不但不会提升,反而可能下降。例如:在一节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将“厘米”画在了电脑上,并通过投影投到屏幕,这样“厘米”尺寸远远大于实际尺寸,这对教学效果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就这个问题而言,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就不一定比常规教学手段先进,要视教学内容、教师特点、教学目标而定,在某些方面,运用“黑板+粉笔”的手段可能更有效,就教学手段而言,只有是否“适用”的问题,没有“最好”的问题,当然,信息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

  [2.4.5 学校的资源利用率低]

  随着信息技术课的普及,多数学校有了微机室配备了微机,供学生上课使用。但是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等因素,学校购买的微机质量良莠不齐,许多的微机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更有的学校的微机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成为门面。领导来检查就夸夸其谈。究其原因,首先农村学校资金少,无法购置好的设备,或商家以次充好,蒙混过关,其次学校没有专门的人员保养维修。也就造成微机闲置,资源浪费。

  [3.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3.1 问题存在的原因]

  ⑴资源短缺、资金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

  ⑵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建设,同时对信息技术教育缺乏一个很好的认识。

  ⑶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缺乏会计算机维修的老师。

  ⑷在校的大部分老师缺乏应有的信息素养,不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只是偶尔利用计算机给同学们展示一些作品之类的东西而已。

  ⑸由于信息技术课不参加中考及高考,学生自己也不认真学,即使有兴趣也不会花时间去认真学,究其原因还是受教育体制的影响。

  [3.2 解决方法与对策]

  [3.2.1 具体措施]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加以解决,才能推动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进程。

  ⑴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保证,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必须调动政府、教育内部、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可采取“引资修建、借鸡下蛋”等办法,保证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

  ⑵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谋划适合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路

  通过组织领导及相关人员学习、参观,使他们充分认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信息素养应成为人们的一种基本能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提出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农村中小学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具体措施。应为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为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激励政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文化氛围。学校领导应制定一些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评价机制。

  ⑶ 领导要重视

  领导的信息意识要先到位,只有领导的观念、意识到位了,才能对本地区,本学校的信息技术软硬件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做出决策和实施规划,工作才会深入和落实。因此,领导应带头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在教学管理和评价活动中率先走在信息化的前列。

  ⑷ 建立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扶持机制

  由各级政府规定扶持对象、扶持时间,在资金、设备、技术、师资等方面进行扶持以减轻贫困农村地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压力。

  ⑸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师资培训就成为教育信息化当务之急。

  数量足够,素质较高,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采取激励政策,吸纳具有高水平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到农村学校去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就地取材,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优势,培养信息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并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信息的基本技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师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转变教师观念,要使广大教师感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到这是关系到下一代能否适应21世纪需要的大问题,从而能自觉地改变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积极、自觉地去学习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而且要把教师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职称评审和评先进教师、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在农村中小学,每个教师都担负繁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上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除每学期安排少部分老师参加系统培训外,对大多数老师要结合学校实际需要,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晚上等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进修培训。另可采取首先由各地区的骨干教师参加较高级别的培训,其次是各地方参加过培训的骨干教师对各学校的一部分教师进行培训,最后由这些教师对全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这种层层推进的培训方式不仅节省了培训经费,而且有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

  由于教师的年龄、文化层次都大不相同,教师的培训一定要做到分类分层次,对一般老师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入门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如WINDOWS、WORD,POWERPOINT、EXCEL、网络浏览器,视频展示台、集中控制台的使用等。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应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知识,如Authorware、Photoshop、多媒课件的制作等。

  ⑹ 加强教育科研,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二者整合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构建教研网络,要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研活动,引导信息技术课教师从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五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整合。

  ⑺ 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县域信息技术教育中心,为县域范围内各学校提供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鼓励各校进行校园网建设,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可通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还要加强县域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要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农村学生认识特点、具有乡土特色的教学软件,通过资源库进行交流,可省时、省力,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共享,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更强。

  ⑻ 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

  信息技术教育设施的建设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大,对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而言,资金仍将是制约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瓶颈。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好高骛远,盲目攀比。这些年,许多学校花巨资建成的计算机房,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举债投入又使学校经济处于困难状态,因此农村中小学建计算机房、建多媒体教室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够用即可”的原则,不然,无情的“摩尔”定律将使你的投资很快贬值。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因此,计算机房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但是,一旦信息技术列入必修课,以每周两课时计,一个24个班级的学校,至少要有两个五十台配置的计算机房,这仅仅是最低要求,若网络教育正式全面铺开,让每个学生每天都有上网的机会,那么,学校就得有更多的计算机房,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显然,巨大的投入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对农村中小学来说,最切合实际的、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具体做法是这样:不是全部按标准配置,而是本着“够用即可”的原则,用廉价的二手电脑组成低配置。由于电脑的更新换代快,二手电脑的实际应用时间并不长,质量应该是有保证。而用于上网、一般的计算机教学所要求的计算机配置是不高的,二手的低配置也是足够的了,而费用则不到标准配置的三分之一,七八万就可建一个50台的计算机房。事实证明,经费困难的农村中小学用二手电脑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好办法。如果经费许可,再按高标准配置一个计算机房,供学好基础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这样就形成一个高低搭配的计算机房。

  [3.2.2 建议]

  目前,大多数的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和师资的问题。对于资金,单从学校一方来筹集是比较困难的,也难以实现。可以采取“多渠道来筹集资金”,尤其是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要尽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同时也可以动员学生及家长捐一点钱来支持学校信息技术建设。但是有钱了也不能随便配置设施,不能跟其他学校进行攀比,而要根据学校的情况,合理的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既不能配置价格很便宜而设备非常陈旧配置非常低的设备,也不要配置目前几种比较新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的价格比较高,会大大地提高设备的投入,而用于教学是没必要有非常高的配置的。可采取高低新旧配置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设备如:CPU、主板可配置新的,而主机箱、显示器可采用二手的配置,这样每台电脑都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钱,可以配置更多的电脑。而师资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村中小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应有的信息技术素养。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比较热的一个话题,这要求不仅是信息技术老师要懂计算机,其他任课老师也必须会使用计算机来教学,从而给其他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在校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其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可采取首先由各地区的骨干教师参加较高级别的培训,其次是各地方参加过培训的骨干教师对各学校的一部分教师进行培训,最后由这些教师对全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这种层层推进的培训方式不仅节省了培训经费,而且有利于培训工作的开展。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11

  学前教育是老百姓极其关注的一个民生问题。近几年,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了许多这方面的建议、提案。在前两年对学前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持续监督的基础上,今年6月份,葛益平主任、徐育斐副主任、王祖焕副主任、厉秀珍副主任等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检查走访了鹿城、龙湾、瓯海、洞头、乐清、瑞安和永嘉等县(市、区),通过实地查看当地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召开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现状。6月22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召开会议,专题探讨学前教育发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学前教育第二轮行动计划(**年),开展学前教育先进(达标)乡镇街道创建,巩固无证幼儿园整治,学前教育工作提速提质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近两年,通过新建、改扩建,新增幼儿园达100所,新增幼儿园建设面积13.2万平方米,新增幼儿学位1.9万个,全市3至5周岁幼儿入园率为97.5%。全市现有幼儿园1486所,在园幼儿32.09万人,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为94.92%,普惠制幼儿园覆盖面为83.2%。全市185个乡镇(街道)有103个建成公办幼儿园。同时,推动住宅区公建配套幼儿园移交落实。近两年,全市已移交住宅区配套幼儿园12所,今年瓯海区将移交配套幼儿园10所,“入园难”问题逐步得以缓解。

  (二)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各地普遍建立健全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以奖代补的机制,突出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教师参保补助、教师年工资补助、新园开办补助。20xx—20xx年三年财政性学前教育年投入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连续递增,20xx年、20xx年、20xx年占比分别是2.81%、3.78%、4.04%。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各地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积极招录优秀毕业生加入幼儿教师队伍,20xx年、20xx年,全市分别招录幼儿教师189名和230名,各地相应建立了幼儿教师资格证考取和教师学历提升进修奖励制度。目前全市幼儿教师持证率为80%,较两年前提高了31.86个百分点。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为86.5%,较两年前提高了26.5个百分点。

  二、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市学前教育水平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底子薄、历史欠账多,学前教育仍是我市整个基础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整体水平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群众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人财物方面三个“严重不足”:

  一是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目前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之间办学条件差异很大,群众公认的优质幼儿园基本上是有诸多保障的公办幼儿园,而民办幼儿园“低小散”现象较为普遍,全市1486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只有144所,仅占总数的9.7%,占比排在全省末位,苍南、乐清公办幼儿园仅占2.56%、3.91%。全市公办幼儿园只能接纳14.68%的幼儿,剩下85.32%的幼儿只能选择民办幼儿园,这种状况使得目前公办园办园压力大,“大班额”和“入公办园难”问题严重。

  长期以来,县(市、区)政府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对幼儿园的配套公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前教育规划滞后,幼儿园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市区而言,大多集中在核心城区及新建住宅区,如下吕浦一带公办幼儿园较密集,市郊地带如仰义、丰门至今还没有公办幼儿园。在规划执行中,部分区域规划的配套幼儿园没有与小区住房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成的幼儿园,有的小区也没有按规定及时移交,挪作他用现象也时有发生。鹿城区反映,部分由市级单位负责建设的幼儿园未按期建设或建成后未及时移交。好几个县(市、区)至今还没有一所配套幼儿园移交。至去年底,全市没有公办幼儿园的乡镇(街道)还有82个,如苍南龙港这样一个人口大镇至今还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平阳县16个乡镇(街道)仅有4个建有公办幼儿园。

  二是财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连续递增,但20xx年我市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也仅为4.04%,其中苍南、平阳不到2%,永嘉、瑞安、乐清也不到5%,而同期全省平均为5.84%,杭州达10.37%,宁波达8.22%。

  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占比为83.2%,但一些地方对普惠性民办园奖补政策模糊、力度不大。由于普惠性幼儿园多数都是非在编教师,平时负担着非编人员的工资、培训和日常支出,而按照普惠制收费标准,民办幼儿园赢利困难,有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低薪聘用教师,压缩管理人员,扩大班额容量,管理不规范。调研中,公办幼儿园反映20xx年由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已不适应幼儿园发展需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反映财政奖补金额少,而且物价部门核定的30%浮动率又限制了收费,收支难以平衡,普惠性幼儿园申报进退两难。

  三是教师编制严重不足。从调研情况来看,幼儿教师事业编制占比很低,普遍反应编制不够,特别是新办的公办园大部分都没有核定编制,如鹿城区20xx年至今新举办的公办园均没有核定编制,今年仅招聘10名事业编制幼儿教师,而非在编教师收入待遇很低,缺乏归属感,难以吸引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如温州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留温工作的比例不到20%。教师资格证持有率列全省末位。“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后,非在编教师离职生育现象增加,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相当不稳定,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严重制约学前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

  三、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意见

  学前教育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启蒙阶段,对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既影响全市千家万户的家庭,又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5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并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我市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人财物方面补好“短板”,推进全市学前教育这一社会公益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一)坚持规划刚性,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县(市、区)政府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划和人口流动趋势,充分考虑二胎政策和户籍政策的调整变化,科学规划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布局,健全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政府要制订配套幼儿园移交的流程,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规划、住建、国土部门要严格把关,保证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在工程第一期就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和同步交付使用“四同步”,教育部门要及时做好接收工作;针对已建成的居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或者配套幼儿园达不到规划要求的情形,县(市、区)政府要统筹利用“大拆大整”专项行动拆后的闲置校舍或者其他一些适合场地建设幼儿园,就近满足老百姓需求;82个还没有公办幼儿园的乡镇(街道)在今年要落实规划布局,各级政府要做好迎接省、市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准备。

  (二)加大财政投入,扶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学前教育要坚持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针对我市公办幼儿园比例过少并且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局面的实际,必须解放思想,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力度,这就要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力度,让更多的民办幼儿园承担起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任务。公共财政资金要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对“收费大众化、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幼儿园进行奖补。同时,要加强学前教育的地方政策研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积极支持和鼓励优质民办园进行等级提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价格主管部门要依据幼儿园办学成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并定期调整收费标准及普惠性幼儿园收费的浮动率。

  对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过低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增财计划和可操作措施,市、县人大常委会要上下联动,进行跟踪监督,保证资金到位。

  (三)提供政策保障,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幼儿教师是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关键。教师编制不足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特别是编制部门、人力社保部门要增加全日制学前教育毕业生考录编制计划,想方设法、多种渠道留住温大和温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要加快落实幼儿园教师补充计划,下决心扩大规模招录一批热爱幼教工作的全额事业编制幼儿教师,包括招聘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不断提高公办幼儿园中事业编制教师比例,尽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要逐步提高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和社保待遇,健全和完善非在编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依法保障其进修培训、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确保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稳定。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12

  坚持 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卓尼县木耳镇中心小学实行农村集中办学、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寄宿制度,走出了新路子。本人就该在校寄宿学生学习 生活的情况进行调查,采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木耳镇位于卓尼县东南部,全镇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8941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以上。目前,全镇有中心小学1所,六年制完全小学3所,村级教学点2所,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586人。

  一、发挥师资作用,走集中办学之路

  在上世纪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时期,我县按照分级办学原则,各乡镇和村组普遍兴办了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进入9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学在校生以每年40%左右的数量锐减,一些学校不得不实行隔年招生。加上居住分散,有的学生需走十几里山路,致使许多孩子到八九岁甚至十岁才上学。这也造成一些学生到初中 阶段就因年龄偏大而辍学,前些年该镇初中辍学率高达14%,小学也达到8%以上,“普九”目标 难以实现。 由于生源减少,有些教师不安于在偏远农村教学,积极性难以发挥,办学效益低下,如该镇寺古多村1998年村级小学共有学生28人,配有教师4名,师生比为1:7,大大高于1:23的国家标准。同时,由于有的村还存在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要管理行政、财务等全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资资源浪费,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 开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当地群众反响十分强烈。

  为改变 不利局面,木耳镇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密论证和精心准备,于20xx年下学期施行了集中办学,将部分村级小学撤并,全乡只办一所六年制中心小学,在校生达389人,服务半径20公里。开始走上创办乡镇中心学校的集中办学路子。

  二、加大资金投入,实行农村学童寄宿制

  农村尤其是小学年级集中办学,面临着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过远的难题,家长和校方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方便及人身安全问题存在较大顾虑。如离中心校较近的拉路村学生上学需走6华里村道。最远的冰古村则为20公里,创办中小学生寄宿,学校,家长、学生和老师 都认为是较好的办法。为此,中心校在当地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集中办学的当年即开始筹办并实施了农村学生寄宿制度。积极争取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乡政府出资2万元,县教育局出资3万无,学校自筹2、5万元突击整修和改建了学生住宿房20间,面积1260平方米,订制上下学生床铺320位,可收住学生320人,当时入住学生184人。设学生和教工食堂一处,面积250平方米。购置了彩电、VCD和适合儿童观看的碟片,添置了洗衣机、蒸汽柜、微型锅炉、餐桌等等。新建了学生食堂、餐厅,配备了卫生、健康 、负责的炊事员,学生每月伙食费大概只有50—70元。因此,实施寄宿制后,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即走上正常轨道,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认同。从当年在全乡进行民意调查中,召开2次座谈会,发出征求意见表300份,对集中办学,学生寄宿制的实施效果感到满意的达262人。

  三、健全制度,加强完善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木耳镇中心学校的集中办学和实施学生寄宿制走过的是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路子。在集中财力解决好基础设施的同时,校领导十分重视有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全新的办学方式和物质资源收到最好的成效和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 ,他们的办学和学生寄宿管理模式渐渐走向成熟 和完善。

  1、以管理约束人,建立完善制度。

  寄宿制学校师生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生活,犹如一个小社区。学校及时拟订并实施了《日常行为规范》、《文明 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制度》等,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都有道可循、有据可依、有效地促进学生生活秩序的正常化。一是加强宣讲教育。利用集会、红领巾广播站等阵地,结合发生在学生当中的好习惯 或不良习惯展开剖析,使学生明辨是非,从而树立#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 end#正确的观念;二是建立校监督岗和班级监督岗。成立值周班监督岗,负责全校教室的卫生包干区的监督。对住校生早、中、晚三餐就餐情况进行监督。通过记录和文明班级评比挂钩,督促了学生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形成;三是大力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去美化自己 的寝室、教室。让学生大胆、自由地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通过活动来增强学生热爱集体的观念,感受分享 劳动成果的喜悦。

  2、配齐配全生活指导老师,充分发挥班主任作用。

  一是配齐了生活指导老师。特别是对低年级寄宿生,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因此,生活指导老师注重加强了对学生夜间就寝的管理。如在晚上,每隔两个小时生活指导老师起床一次,给学生盖被,叫学生上厕所,监督寝室纪律等。每周二、四开设劳动兴趣课,由生活指导老师负责帮助寄宿生学会洗脸、洗脚。叠被晒被、洗饭盒、蒸饭、系鞋带、换洗衣服、洗浴、伤风的防治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 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指导作用。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重任。寄宿生在校时间 长,班主任更成了联系学校工作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班主任每学期都制定出学生生活能力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如定期开展生活能力实践活动,举行生活能力分项、综合竞赛等。

  3、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采学习教育活动。

  抓好学科渗透。《生活与劳动》课的老师将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落到实处。在生活与劳动课堂上,教师还结合本校实际,教给学生如何蒸饭、洗衣、刷牙、洗浴、管理财务、与人交往等一些常识。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可以提出一定的要求,采用直观的、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有的学生身上的零用钱较多,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钱,教师就适当加以引导。如有的同学 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教师就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或学习用品。通过认知、对比,学生渐渐主动地能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4、家校配合,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

  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至关重要,该校充分利用开办家长学校这种有效形式,加强了校内外教育的衍接沟通。学校每学期至少两次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及时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既使家长能放心孩子的学生和生活,又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同时抓好定时家访,填写家访联系单,记录每个学生的家庭档案。做到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对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经济水平、智力水平、思想情操等有全面的了解。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收到对孩子的最大教育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木耳镇中心小学在办学管理模式改革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如:一些学生很少做过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存在着生活能力过低现象;一些学生自制力较差,常常将家中带来的钱用于吃零食上,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维持;不合格的小食品既无营养,也不卫生,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等等。

  本人认为,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能力过低的现象,学校和家长要认真挖掘成因,积极采取策略,要将培养寄宿生的基本生活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抓实,通过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寻求相应的教育对策及其途径,使寄宿生能在生活中获取丰富的、有益的营养,为以后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有些学生自制力差等问题,教师与家长更应加强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树立积极健康人生 观、生活观教育,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健康朴素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文化 娱乐市场的整治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三厅两室”,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清新、健康成长环境 ;针对贫困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学校都要对他们予以关注和扶持。目前,在大学阶段已有了相对完善的贫困学生扶持救济机制。尤其在对待中小学生生活上存在困难 方面,社会普遍存在较为漠视的现象。家庭贫困不是孩子的过错,他们同样需要关爱、欢乐和营养。我认为,在中小学校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一级政府要承当起应有的责任。

  总之,办学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作和配合。木耳镇中心小学的集中办学,实施学生寄宿制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篇13

  我被分到XX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一是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奋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化的调查工作,是针对物理这门课而言的。调查的过程十分辛苦,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的X个班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物理教与学的一些意见,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实际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教学的情况。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物理老师在备课时,准备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物理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认为奋力与否考试时都不会得太高的分,也不会得分很低,和其他同学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况且奋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课文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堤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无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毬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己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课程学好,己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了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而牺牲了大家的利益,那样是不值得的,而且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中)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对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对教学态度都很认真、仔细。对学生而言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在教学课程中,很少有老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多是以讲解为主,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汽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依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发挥,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在教学中及时的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堤到的“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实际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我公开表示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涨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有的学生干脆告诉我说,还不如在家里自己上网学习。

精选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3篇) 相关内容:
  • 2023年教育调查报告十三篇

    前言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信息的时代,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科在信息时代分化和综合中产生出来的新分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 教育调查报告集锦(通用23篇)

    (一)、当前形势与问题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xx年的就业状况很不理想。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xx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

  • 推荐教育调查报告(精选21篇)

    一、调查概况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

  • 2023教育调查报告(精选18篇)

    一、课题研究内容:1.调查范围:职高学生2.调查对象:外贸二(4)班其中男7人,女33人3.调查课题:关于职业高中学生心理负担和学习态度的调查4.调查形式:问卷5.共发40份,实收40份问卷二、课题研究步骤:1.确定课题2.制作问卷、分发、回...

  • 优秀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6篇)

    一、主题的确立与材料的选择关于主题。调查报告主题和调查之前的选题与立意应该一致,当然,在获得调查资料后,对问题有了再认识,也可以重新确立主题,确立主题要求是:第一,主题要具有现实意义。...

  • 教育调查报告优秀(精选15篇)

    学习方法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学生更好更系统地掌握各科内容。同样,学习方法对教师而言也同样重要,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法,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总...

  • 关于教育调查报告范文(通用20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依靠法律来维护一种安定的社会秩序,来制约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的学习法律知识,自觉的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

  • 2023年教育调查报告(通用29篇)

    一、调查目的:学习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日后的工作、学习。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调查对象:x小师生一般情况:1.x小的老师一般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其中不乏各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 教育调查报告(通用28篇)

    一、调查概况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

  • 有关教育的调查报告(精选4篇)

    一、调查目的:学习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日后的工作、学习。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调查对象:x小师生一般情况:1.x小的老师一般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其中不乏各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 教育调查报告1500字(精选30篇)

    一、调查概况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

  • 关于教育调查报告(精选28篇)

    一、调查概况我于20__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

  • 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精选28篇)

    一、调查概况我于20__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

  • 有关教育调查报告(精选26篇)

    一、调查概况我于20xx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

  • 教育调查报告3000字(通用13篇)

    一、调查目的:学习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日后的工作、学习。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调查对象:x小师生一般情况:1.x小的老师一般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其中不乏各学科教学的带头人。...

  •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