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8-2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欢迎阅读,希望你喜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

  读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其中“若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知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我很受感动。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先让自己经受挫折,接受磨难,使自己增长才干,才能战胜困难,到达成功。所以挫折是人获了成功的重要条件。

  穿越历史的长廊,有多少伟人在挫折的历练下登上闪耀的巅峰。公元前99年,司马迁正潜心写作《史记》时,却因为替李陵辨护,遭到汉武帝惨无人道的腐刑。这对他来说不能不是一次极大的人生摧残和耻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轻生,因为他的宏愿还未实现,伟业还未完成,他从先人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狱中,忍辱负重,磨砺心志;出狱后,勤奋耕耘,终于写了《史记》。挫折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时写的,《春秋》是孔子在仕途上失意后作的,屈原被流放时写了《离骚》,但他们都成了伟人。伟人之所以被称为伟人,正因为他们有着“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精神,经过挫折,他们变得坚强,经过挫折,他们变得沉着,经过挫折,他们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而有些人,他们有着非常好的先天条件,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辉煌,这是为什么呢?因人他们缺少挫折。例如:三国时的刘备可算是一代英豪,一生东征南讨,从织席为生到蜀汉称帝,可他儿子刘裨却是个昏庸荒淫的无能之辈,连诸葛亮这样的能人都扶不起来。北宋名臣寇准,他的子孙依靠祖上的功德,不能自立,家道败落,沦为庶民。正因为他们从小就拥有良好的先天条件,没有经历磨难,没有才干,才使自己沉沦。可见磨炼对人多么重要啊!

  一个人要想有成就,就必须接受磨炼,暂时的顺利将会是人生路上最大的潜在障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举了六位古今名人的事例,得出困境出人才的结论,进而深化至统治者治国也要有忧患意识,统治者治理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国家都会灭亡,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团体组织、任何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真理。

  欧阳修有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便是有忧患意识国亦可兴,贪图安逸自己和国家都要衰亡。自古朝代更替多事腐朽的统治者不明白这个道理。越王勾践亡国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有朝一日时机恰好,一举灭吴国兴复越国。吴王夫差因贪图安逸低估对手最终做了亡国君主。国家的命运尚且与忧患意识息息相关,更何况我们呢?现在才是初中,每个学校都高手云集,黑马层出不穷,如果我们还不知加紧提高自己,防止被别人比下去,那以后进了高中,上了大学不是更没有竞争力了吗?

  《汉书》上有:“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顶峰时一定要试想自己落魄了的样子与处境,这样才能激励他不断上进,奋斗拼搏,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反之,则盛极必衰,一代不如一代。动物便是很好的例子,罗斯福为保护鹿大量捕杀狼,短时间内鹿群数量猛增,但最终失去天敌和忧患意识的鹿从原来身体强健的几万只锐减成病怏怏的几千只。为何会这样呢?原因有二,一是捕狼之举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草、鹿、狼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鹿群最终减少,二也是鹿群没有天敌对它们的生存构成威胁,便不再大量运动,也没有理由担心,最终体质整体下降,这样下去一场小病就能让他们消失,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忠谏良臣魏征曾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奢华安逸往往能使人失去安分与老实,多添浮躁,不会思危,就像闯王李自成。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入京,进城后军心懈怠,认为大功告成,“日日过年”风气流传开来,所有人都等着加官晋爵,清军入关之时,闯王军队却一败涂地。由此可知,居安不思危是多么不利于生存和发展啊,只有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大思想家孟子都专著文章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让我们从现在起加强忧患意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不要妄想别人后退,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有进步,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

  《孟子》里有一篇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虽然将近二十年没有再读过。但我清晰地记得文章里的每一句话: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文章说的是:承担重任的人,之所以受尽苦难,是“天”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练他的意志和身心,借以提高他的竞争能力。做一个人,一个发奋图强,顽强拼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须要用“忧患”做为一切成就的先决条件。讲得一点也不错,坚强的人是在忧患中成长的。

  巴尔扎克曾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步阶梯,信徒的洗礼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我们要把不幸,灾难当作我们成功的又一块基石,不被它打到,反而利用它来与成功拉近距离。

  我还看过一个故事,名字叫《鹿和狼的故事》,讲的是20世纪初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大量的捕杀鹿的凶残敌人——狼。经过20xx年的残忍捕杀,有先后六千多的狼被杀害。然而,罗斯福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的极度保护下,鹿群是有一段时间大量增加,但不久,鹿群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很快,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这个故事中,鹿为什么在过度保护下,数量变得更加少呢?在我看来,正是因为给它们的过度保护使他们缺少了忧患,只顾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有狼追鹿,鹿就会奔跑,现在,狼没有了,鹿的体质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见,忧患的作用不仅对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心中时刻要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感,不要总以为我们端的是铁饭碗,整天只知道当天和尚撞天钟,混日子吃大锅饭。这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在心中要时时为学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着想,这样,我们才会免于被社会淘汰!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私立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公立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当公立学校学生数量递减到一定数量,国家就一定会淘汰教师,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说,每一个有眼光的教师,都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心中时刻有教育,心中时刻有学生,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争做学者型的教师、专家,在别人还没有准备努力之时,我们已笨鸟先飞,站到了教师队伍的最前列!

  虽然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所讲的道理确实是至理名言。所以说请大家勿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自己的事业铺平前进的道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 相关内容: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精选16篇)

    《孟子》里有一篇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虽然将近二十年没有再读过。但我清晰地记得文章里的每一句话: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通用12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千古流传的佳话出于这篇文章,就是出于孟子之手。...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通用19篇)

    《孟子》里有一篇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虽然将近二十年没有再读过。但我清晰地记得文章里的每一句话: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精选18篇)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举了六位古今名人的事例,得出困境出人才的结论,进而深化至统治者治国也要有忧患意识,统治者治理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国家都会灭亡,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团体组织、任何国家,生...

  • 读书心得体会读后感十二篇

    每年我厂安全生产都是重中之重,有时自己不禁会问,安全究竟为了谁?安全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安全就是为了自己,安全就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珍惜生命,企业与员工的安全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员工安全了企业...

  •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合集(通用23篇)

    《一夜的工作》描写总理一夜辛勤工作的情形,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恩来总理的敬爱之情。这篇文章,真实生动的告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辛苦,他的生活非常简朴。这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从而更加想以周总理为榜样,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 童年经典读后感(精选23篇)

    每个人都有童年,并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一样的,可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有高尔基那么贫苦吗?不,我们没有,我们在家里是独生子,是父母亲的手中宝。高尔基的童年没有我们幸福,家庭也没有我们美满。...

  • 教学勇气读后感(精选24篇)

    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一一教育和分离的生活。我认为本章,首先,通过剖析恐惧,指出恐惧让教师分离。然后找出引起教师恐惧的三个原因:学生心中的恐惧,教师内心的恐惧,客观主义的错误认识方式。最后指出,我们不要害怕恐惧。...

  • 慈母情深读后感(精选25篇)

    咱们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我读了《慈母情深》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更加感受到了这位母亲的伟大,为了自我的儿子有出息,她不管多辛苦都无怨...

  • 《雪域豹影》读后感(精选24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雪域豹影》,读完后,我深有感处。这是沈石溪写的一本书,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有一只名叫阿灿霞的母雪豹和一只名叫日食生的公雪豹正在打猎。...

  • 《教学勇气》读后感集合(精选24篇)

    与《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相比,《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理论性更强,读起来有些艰深,已经放弃逐字阅读的我,此次不得不一字一句细细品读。...

  • 工作重在到位读后感(精选21篇)

    《工作重在到位》这本书从“工作到位”的效果、要点、心态、思维和行为准则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工作到位”的重要性。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混凝土实验员,我感觉应该学习其中有益的观点,促进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 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集锦(精选23篇)

    工作,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为你自己工作读后感。把自己喜欢且乐在其中的事情当成使命一样去完成。工作,就是付出努力达到所在的目的。一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态度和他(她)本身的性情以及做事的才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 《工作无小事》读后感(精选25篇)

    《工作无小事》这本书所描述故事让我感触很深,21个本职工作中的小事引起的一个大悲剧,现实工作中的失败,常常不是因为十恶不赦的错误引起的,而是那些一个个不足挂齿的“小错误”造成的。...

  • 教学勇气读后感 集合(精选22篇)

    我在读自我的局限好潜能’这一节时感触很深:同一个人可能第一天上课很精彩,第二天却教得一塌糊涂。尽管我们通常都是以一种宿命论、自嘲的方式接收这种悖论,但在这种练习当中,我们要求把他作为认识自己的源泉来认真对待。...

  • 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