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焦裕禄纪录片有感
看完电影《焦裕禄》后我深受震撼,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艺术再现了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与“三害”顽强斗争的感人场面。焦裕禄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令人敬仰,动容。继承和发扬他的精神对于我们的修身励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更有着不可估量的伟大力量。就让我们追寻他的足迹,去感受他身上高贵的品格与博大的情怀吧。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怎样的情怀……
小魏是种泡桐的专家,生活不习惯,焦裕禄亲自送去大米,自己却啃着窝窝头;老厂长营养不良,身体浮肿,他坚持要送他去医院,自己得了肝病却用棍子顶住疼痛部位,日子久了,竟然顶出一个大窟窿;生命垂危之际,从不担心自己的身体,脑子里尽是兰考的灾情:沙丘封住没有,庄稼淹了没有,盐碱地的麦子长得咋样。看到这些,怎不叫人眼泪横飞?焦裕禄身上这种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是党员干部的一面光辉旗帜。当前,全党上下都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就是要增强广大干部的公仆意识。干部心里只有装着百姓,才能真正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也只有这样,才能从心里彻底鄙弃那些看不起群众,不愿接触群众,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等脱离群众的行为,才能防止官气十足,霸气冲天 。基层公务员平日里与群众接触最多,我们的工作与百姓的利益关系最紧密,我们对群众的态度,群众对我们的看法不仅仅影响干群关系,还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党群关系。我们的党几十年风风雨雨,始终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群众相信党,拥护党。怎能因为我们而使党的根基发生动摇呢?基层虽然岗位平凡,却更要求我们戒骄戒躁。我们要把群众的鸡毛小事当成心头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做心事,在岗位上发光,在与群众接触中带去真诚与温暖。让党的事业根基坚如磐石。
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是怎样的作风……
为了把情况摸透,焦裕禄身先士卒,深入灾区,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为了弄清洪水的走势,他忍着剧痛,靠手里一根棍子,探着,走着,画了一张有一张流向图。当他出现在大队书记面前时,书记吃惊的问他:“外面下那么大的雨,你是如何穿过汪洋大水的?”焦裕禄抡着手里的棍子说,就坐这条船来的。此情此景,岂不叫人动容。
作为基层公务员,在工作中若是没有沉下去的态度,没有踏实的作风,没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是绝对不行的。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群众,而服务群众的前提是懂得群众的需求,这断然不是坐在办公室电脑前能搞明白的。而是要不怕千山万水、千沟万坎,到农民家里与百姓坐到一条板凳上,以心交心,才能深刻体会的。另一方面,任何工作的开展都不可能脱离实际。毛主席曾说过,绝对禁止少数人不做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做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我们的决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这方面,焦裕禄同志身上体现的求实作风,无疑是我们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