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学相关 > 德育研究 >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江苏昆山国际学校  陈兆亚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要根据各个学科教学的特点,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语文,作为一门富含德育因素的人文学科,更要在学科教学中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渗透性原则,借助课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一、              挖掘德育因素,完善价值取向

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和做人的道理、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极好材料。

   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献身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再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一生飘泊潦倒,但始终关心祖国命运、人民疾苦的杜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战士朱自清等,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教材中闪闪发光,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讲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课文中描绘的美丽景象也随处可见。如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场;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浪花;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南国秋色。那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景……。这些材料经过教师绘形、绘声、绘色的渲染,再由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鉴赏,久而久之,就会在他们内心深处培养出对祖国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理想事业的渴望等健康美好的思想品德。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目的。

二、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道德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好多课文都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好材料。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笔者在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让学生课前先写一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报道及一篇纪念刘和珍的悼词,然后挑选两名同学上台朗读,营造浓浓的悲愤氛围,深入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学《雷雨》一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剖析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把握、领悟作品的思想倾向;学《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诗,首先播放《回家》的音乐,让学生在浓浓的乡愁中油然而生希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所学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实际,指导学生写日记、办报纸,不定期地举办辩论会、演讲会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活动。总之,可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条件,制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

三、              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培养健康情趣

席勒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欣赏美,感受美,可以缓解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激发热爱生活,愉快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情感的因素。以情感人,理在其中,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前进的动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富有情感色彩和美育因素。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山川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撼和美的熏陶。教师要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去带领学生研读课文,以科学的授课艺术,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呼唤相互应答,在春风化雨的无声滋润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师的衣着庄重,表情悲痛,朗读时情感真挚,呼唤真切,字字吐悲,句句含泪,让学生深切体会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感情;教学《最后一次演讲》,教者要把握演讲的技巧,把闻一多当时愤不可遏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学《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要以饱满的激情带领学生去畅游“五岳之尊”——泰山和“母亲”河流——长江,欣赏品味作品所创造的大气磅礴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让学生在感受典型艺术形象和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的同时,产生一种余味无穷的情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忧作者之所忧,在阅读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材的感染渗透,并不断强化、升化。达到培养健康情趣的目的。

   当然,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渗透过程,它是多范围、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者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内和课外结合,努力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相关内容:
  • 第20课 文学艺术(通用2篇)

    课程标准: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唐、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 文学艺术(精选12篇)

    教学设计示例文学和艺术重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流派;贝多芬难点:学习内容份量过重,知识过于繁杂。如何体现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教学过程一、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运动时期文学1.古典主义文学指导学生看书上有关古典...

  •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通用2篇)

    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辨别启蒙思想,能将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对号入座”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提取信息探究讨论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

  • 走进生活学语文——《学会查“无字词典”》实录片段(精选16篇)

    [案例]三年级(苏教版小语六年制第五册)(出示句子:“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文学独白,传课文之情(通用17篇)

    湖北钟祥市长寿路学校 郭慧 讲课时的文学独白,是指在文章讲解的精妙处、关键处,讲解者情到高潮难以自禁的一篇简短的演讲。它可以把课文中的感情、讲解者的感情、学生的感情三者融为一体,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的熏陶,也可以使教师...

  • 文学艺术(精选14篇)

    教学设计示例文学和艺术重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流派;贝多芬难点:学习内容份量过重,知识过于繁杂。如何体现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教学过程一、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运动时期文学1.古典主义文学指导学生看书上有关古典...

  • 《语言与文学》(精选10篇)

    (设计A)教学过程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

  •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精选4篇)

    【考点一】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1)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 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也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

  • 读课文,学方法——《南京长江大桥》导读(精选14篇)

    读《南京长江大桥》一文,为同学们观察景物,生动地描写景物提供了学习的范例。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大桥描写得生动具体的呢?1.按观察顺序,条理清楚地描写景物。...

  •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精选9篇)

    《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学过程 1.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 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

  • 第2课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

    第2课 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课标要求】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

  • 隋唐五代文学绪论(2学时)教案

    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唐代文学繁荣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及发展概况。重点:唐代诗歌发展概况喝分期。难点:诗歌的律体特点。第一节 隋唐五代文学概况统一的大帝国,在前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出现了文学大繁荣。...

  • 第20课  文学

    第20课 文学[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的起源及其早期表现形式,知道以下中外著名作家的主要生平与作品简介:屈原、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了解他们在人类文明史上的贡献。...

  •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学案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知道《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著作。...

  • 《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8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目标:以李白、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的诗歌及诗句为例,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唐代乐舞的主要成就; 通过学习,知道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伟大的艺术宝库,能体会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古代先人的伟...

  • 德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