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唐诗五首》教案

《唐诗五首》教案

发布时间:2019-09-10

《唐诗五首》教案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杨论称赞此诗未“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二、具体研习《登高》
1、学生集体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节奏,把握语气的缓急)
2、提问:本诗前两联写景,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明确:本诗前两联写登高见闻。(让学生根据内容适度展开)。透过“急”“高”“哀”“清”“白”“无边”“不尽”等形容词,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夔州秋天冷静凄凉的特征,这凄清萧条的秋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
3、学生思考: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悲秋”愁绪,“悲”从何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出示投影: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和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
明确:“悲秋”之情来自: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3、名句赏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学生讨论:这两句诗在写景上有何特点?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
明确:这两句诗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叶落意味一年将尽,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能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连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长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难怪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登高》板书设计:
 
写景
急风高天、鸣猿清渚
登高
白沙飞鸟、落木江水
抒情
羁旅异乡、晚年多病
国难家愁、护病断酒
三、指导自读《从军行》
1、第一、二句:描绘了当时西北边戍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蓄丰富。
2、第三四句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在此戍边时间漫长,战事之频密,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了,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言的誓言。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石头城》,体味寓情于景的手法。
2、学习《锦瑟》,鉴赏其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4页,当前第31234
《唐诗五首》教案 相关内容:
  • 25诗五首(精选13篇)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二)能力训练点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三)德育渗透点有的气势磅礴,景象宏伟;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

  •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诗五首》教案(精选16篇)

    教学目的i.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重点、难点重点:(l)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诗五首》(精选12篇)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二)能力训练点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三)德育渗透点有的气势磅礴,景象宏伟;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

  • 诗五首(通用13篇)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 《诗五首》有关资料:柳暗花明又一村(精选16篇)

    珠江三角洲的农村正传来岁稔丰年的喜讯,也必然打动无数怀乡者的情怀。只要曾在中国农村经历过民俗的感染,即使在今天来读南宋时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也会令人有遥接千载的感情,不因时间、地域之隔而无所动。...

  • 《诗五首》有关资料:作者简介(通用12篇)

    陶潜(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 《诗五首》关于练习(精选13篇)

    一 朗读诗要注意节奏,正确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如“故人/具/鸡黍”,“谁家/新燕/啄/春泥”。试准确划分节奏,朗读这五首诗。 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传统作法,加强诵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诗。...

  • 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通用14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背诵诗歌。...

  • 《诗五首》课文评点及说明(通用15篇)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诗五首 教案(精选5篇)

    教学目标:i.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3. 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 杜甫律诗五首(精选12篇)

    一、课文悟读 《客至》《客至》之所以写得这么欢快无比,是因为“喜崔明府相过”。所以诗一开始就描写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爱的白鸥天天飞来的欢乐氛围。...

  • 25诗五首(通用14篇)

    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二)能力训练点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三)德育渗透点有的气势磅礴,景象宏伟;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

  • 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通用17篇)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3.体会诗中景物描写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抒发的感情,背诵诗歌。...

  • 《诗五首》教案(通用16篇)

    教学目标:i.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3. 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 《诗五首》(通用15篇)

    教学目的: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认识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二、学习诗歌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体会其抒情的感染力。...

  • 高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