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8 兰亭集序

8 兰亭集序

发布时间:2022-04-30

8 兰亭集序


兰亭诗无论是写山水还是写玄理,艺术水平都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兰亭雅集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同时对诗歌流派的形成也有推动作用。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四、《兰亭集序》中的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
从粗率地采用虚诞方式否定感情到承认感情的客观存在,是玄学主题的一个深化,尽管去除情累的努力是不变的。两晋之际的渡江名士,在流离播迁、生死存亡之际,又多变为软弱的感伤者: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世说新语•言语》)
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同上
不讳言“情”,似乎又成为一种新的风流表现,《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了许多任情哀乐的表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任情哀乐的千古情文。作者在文中畅叙群贤高会、仰观俯察之乐,表现出一种高旷的宇宙情怀: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可是作者很快就发生了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感伤,其生命情调很快由开朗欢畅转为慷慨悲怀。诗人还指出这种变化是生命的常态。他用生动的描写为我们揭示了生命意识发生的现实场景: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王羲之在这里其实已经描述了人生的几种不同境界,即审美境界、生活境界和生命境界。当人们专注于审美活动或实践活动时,会达到快然自足甚至忘我的境界。这个时候,生命意识是潜伏着的,忘却了生死寿夭之事。但这种“快然自足”的状态不可能永远不被打破。当人们从审美境界中出来,或是对自己曾发生浓厚兴趣、全力以赴地追求的事情产生厌倦情绪时,往往会反思生命本身,进入生命境界。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王羲之认为人们的生死之情是客观存在的,那种均齐生死寿夭的观念,完全是不近人情的虚诞意识。在这里,他回应了刘琨的观点。他还断言生命情绪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并且发现自古以来人们所兴感、文章所抒发的生死之情,“若合一契”。这也可以说是对文学生命主题的一个总结。
(选自《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7页,当前第71234567
8 兰亭集序 相关内容:
  • 兰亭集序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貌似消极悲观实则积极的人生感慨,归纳总结一词多义。...

  • 兰亭集序

    [学习目标] :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重点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 5、兰亭集序

    学习建议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之情。...

  • 兰亭集序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 兰亭集序 (苏教版)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记诵全文。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特点,体会行文之妙。3.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无常、终归于尽之慨,感叹中含积极之情。【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须加强诵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2.背诵全文。能力目标1.掌握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体会行文的巧妙。2.学习作者正视现实,直抒胸臆,用语朴实清新的文风。...

  • 兰 亭 集 序

    王羲之

  • 兰亭集序2

    《兰亭集序》1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 兰亭集序..

    教学目的一、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二、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三、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教学设想一、安排两课时。...

  • 兰亭集序.(网友稿).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2、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3、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教学设想一、安排两课时。...

  • 兰亭集序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文学地位; 2.流畅地翻译全文,并能背诵; 3.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主旨; 4.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

  • 兰亭集序

    一、教学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 兰亭集序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文学地位; 2.流畅地翻译全文,并能背诵; 3.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主旨; 4.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

  • 高一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