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理论 > 透视教学设计观

透视教学设计观

透视教学设计观

 

裴新宁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材研究所

教学设计诞生之日起,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就是设计者与教师的共同追求。但是,种种原因使专业教学设计者与学校教师所走的道路发生了分离。面对教学设计领域繁荣的理论与模型,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却无法选择。笔者认为,教学设计者的设计观及其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假定决定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建构以及实践路向。

一、对两种教学设计观的分析

罗兰德(Rowland.G)曾区分了两种教学设计观,即理性的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观。

1.理性的教学设计观持理性设计观的学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连接科学(1inkingsciellce),是按照教学科学的原理,开发、评价和维系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而制定详细的、规范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者就像一名技术员或工程师,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系统地进行操作,强调设计过程必须遵循设计的规则和程序,在他们看来借助这些规则和程序可以精确地预测未来的现象学习者的行为)。因此,教学设计就是"开处方”。从实质上说,在理性设计观持有者看来,“设计是寻求对规则的理解的一门科学,在实施这些规则时,设计更接近工程学”11)。传统的lSD主要建立在这一设计科学的理念上。历史上,持理性设计观的学者不乏其人,如狄克(Dick,W.)、凯瑞(Carey,L)瓦格(Wager,W.W.)、理奇(Riehey,R.)、赖格卢斯,等等。时过境迁,随着教学设计不断的发展,并走进复杂的学习领域,这些设计者的科学观开始发生了转向。到了今天,坚决捍卫教学设计科学性旗帜的当属梅里尔及其所在的犹他州立大学ID2研究组的人们。他们曾发布了《教学设计的新宣言》,表明了他们教学设计的科学立场:“教学是一门科学,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梅里尔等强调今天在大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研究教学设计的作用必须建立在这种科学型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的假设基础之上,即,“教学设计技术必须以已被实验数据证实的科学原理为依据”。“教学科学好比自然科学”,是被证实的“发现”,学设计像其他技术一样,是依据发现的教学科学原理开的创造发明。就像发明飞机必须把各种有关升力、和飞行的原理的发现联合运用到这一技术中一样”,科学就是关于教学策略中自然原理的发现,而教学设是运用这些原理发明教学设计的程序和工具”。“那些知识是以合作而非实验科学为基础,以及认为所有的都是相对的人,不是真正的教学设计者”

强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并没有错,但将教学科学于自然科学,或将教学设计等同于一般的机械发明{则类比对象和条件并不对等。其实,透过梅里尔的宣言们可以看清几十年来传统教学系统设计模型照搬系程学研究方法将人类复杂学习简化为一定的程序和从而不能走进中小学的原因。即传统教学设计的基本是还原论逻辑(教学系统是封闭的、知识是外部的、教是线性因果关系、学习者行为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衣的“计算”隐喻。按照教学设计严格培训的“科学标准计者只能是科学家或受过严格的系统工程师,设计产须是“实验室”中的标准件,只可惜这种没有弹性、没容(特别是缺乏学科内容的)的车间中生产出的空壳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很难派上用场。越是强调“精确性”、远离经验性的设计模型,往往越是缺乏普适性。“当一个理论转换为教学上的规定,唯我独尊就会成为成功的敌人”,极力坚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的设计者们欲捍卫实际上是教学设计的专业性或权威性,以及教学设计者的“纯洁性”。显然,梅里尔等的竭力呼吁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教学设计者的响应,因为,当代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已证明梅里尔等认为的教学设计所必须依“科学”原则忽略了科学的关键本质:即科学的意义(scientificmeaning—making)产生和发展于一定情境对话和探究之中。真正的科学不是别的,“正是对权威的拷问,对客观性的无尽的探索”

2.创造性的设计观

曾有少数学者把教学设计描述为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更多地是凭借直觉来归纳背景中影响设计的因素并识别出关键信息,把握独特情境中的机会,阐明各种需求来确定潜在的策略。这样,设计出的产品就跟设计的过程和背景以及设计者的直觉水平有关。设计所含的思想的丰富性、问题解决方案的新颖性和独特性都来自于设计者的创造性。他们认为规则和程序的应用会限制一个艺术家或一名创造型教学设计者的艺术灵感与直觉。教学设计的实践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艺或艺术。

厄尔(Earl.T.)和椰黎(Earle,R.S.)等学者在承认设计不是简单的操作程序,而是在需要高水平的认知过程的同时,更加重视设计的创造性、艺术灵感和主观作用。但是过分强调设计的直觉创造会走向另一种危险,即教学设计者被那极端的主张所说服,而从自己的实践中抛弃一些最卓越、最有益的工具,今天就有人反对教学目标设计,有的人甚至对“设计”一词产生怀疑和误解,认为设计就是“定洛”,就会限制教和学,好的教学不需要设计!众所周知.教学向来就是有目的、有目标的教育活动。主张无目标,甚至无设计必然会主张教学的形式主义,甚至导致虚无主义。

3页,当前第1123
透视教学设计观 相关内容:
  •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第3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 直立圆柱体的透视现象教案

    概要: 针对椭圆在不同位置透视的变化,直立圆柱体的透视现象教案引导学生去理解圆柱体透视的特征。关键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一、教学直立圆柱体的透视现象教案目的:1.了解圆柱体的透视现象,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的透视画法。...

  •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一、教材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推理写实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积累,观察力和分析力也相应提高,所以在绘画中他们力求使描绘对象更符合客观真实。因此,指导儿童学画须因势利导。...

  • 透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看导读策略

    5月26日在铁岭小学聆听了凌辰老师执教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节课让在场的每一位聆听者都赞叹不已、回味无穷。透视这堂课,不但让我们看到了凌辰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也让我们能看到了巧妙的导读策略。...

  • 美术教案-圆拄体的透视

    一、教学目的:1.了解圆柱体的透视现象,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的透视画法。2.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透视知识,检查所画圆柱体的透视关系是否正确。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圆柱体的透视知识,着重掌握圆柱体的透视规律。...

  • 初中写作新视点(四)透视题目——四步审题法

    透 视 题 目——四步审题法【目标取向】●明确题目的具体限制。●了解题目提供的自由写作的空间。●把握题目的中心词:即抓住题目的核心意思。●开拓题意。...

  • 《我用残损的手掌》透视戴望舒

    王文彬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林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行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

  •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一、教学设计概述对“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涵义的认识目前还未能达成普遍共识。...

  • 教学设计作业2

    教学设计作业2一、填空题1.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和简约方式。2.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样式。...

  • 教学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