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教学实录 > 初一语文《狼》教学实录

初一语文《狼》教学实录

初一语文《狼》教学实录

初一语文《狼》


胡明道执教


教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教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1:摆茶摊的人是谁?


2:故事中的人是谁?


3: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


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己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快快快。


接下来,同学们互相讨论疑难,老师分小组布置任务,每6人负责一个自然段。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解决疑难的句子,二是说出本小组解决疑难的绝招。


学生分小组讨论。约五分种后,老师让第一组的一名学生翻译,另一名学生指出:“我们的绝招就是加一个字把古文变成现代文。


第二组:甲翻译。乙:有两个绝招,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二是参考注释。


第三组:甲翻译,教师插问:回答我几个问题,哪是“放下”、“拿”、“互相看着”?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我们试试“眈眈相向”。师生表演。


乙:绝招就是根据注释和所在语境加以推断。


第四组:甲翻译,师问:什么叫“暴起”?你们的办法是不是就在这里呀?


乙:我们的方法就是古今不同意义的词要注意辨别。


第五组:甲翻译。师问:“断其股”是什么意思?“股”到底是大腿还屁股?生答“是大腿”。乙:我们的经验就是把以前学过的古文用上。


第六组:一学生翻译。师问:“罢了”在哪里?生答:是“耳”。


乙:我们根据“亦……而…… ”确定它是“虽然……但是……”的转折关系。


教师:好,现在我们把大家的成果一起汇报出来,汇报的方式就是齐读。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现在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故事?


(许多人):一个屠户和两只狼的故事。


师:大家已经知道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理解了故事。


教师串讲故事。


教师总结学生学习的办法:查、加、改、联。


那么,故事里流汗、流血、笑的人是谁?


师:你们看过朱军的《艺术人生》没有?看过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没有?他们俩就有本领把别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


我们现在就把流汗的人心里的故事挖出来。请后两闰的同学组成记者团,一起设计问题采访屠户和蒲松龄。前排的同学研究文本,猜猜他们会问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据。现在分头准备。


教师:(三分钟后)“面对面言谈开始。看看发问的能否问到对方心里去,回答的能否把问题准确地回答出来。


1:屠户,你第一次流汗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流汗?


2答:


3问:第二次流汗是什么时候?


4:前后都有狼,而骨头都扔完了,我怕前后夹击,狼会吃掉我的。


5问:当你发现麦场上的草堆时,你怎么想的?


6答:我想这下好了,我有救了。


7问:当你看到一只狼装睡时,你为什么要杀他?


8答:我想这是最好的机会,莫失良机,先下手为强。


9问:你怎么会到草堆后面杀另一只狼的?


10答:并非故意。当我来到草堆旁随便转转时发现的。


11答:我想另一只狼一定就在附近,就四处找找,果然找到了。


(问生9):你觉得两个人的猜测谁更有道理?


12:请问经历了这些,你自认是个勇敢的人吗?


13答:应该是,基本上是。


师:基本上是,你们同意吗?


生答:同意。


教师小结这部分的答记者问:屠户基本上是勇敢的,也还算机智的,对不对?(大家造成赞同)


另一组针对“蒲松龄”的访问开始了。


问:请问蒲先生,你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晚上?


1答:因为晚上更能突出恐怖的气氛。


问:你为什么要笑?


2:因为狼想欺骗屠户,但手段并不高明,所以想笑。


师补充问:写的是狼的故事,为什么故事的结尾却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而不是说“狼之变诈”?


3:由狼推广到别的禽兽。


(恍然大悟状):我懂了,不仅是狼,一切想害人的,只要想坑人,最后的下场一定是可悲的。


生问:蒲先生,你为什么要写这个寓言?


4答:这个故事可以使后人得到启发。


师问:蒲先生,你觉得自己写得最妙的地方在哪里?


5答:第4段第2句。(教师提醒他念出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师示意他表演一下这几句所写,生微眯眼睛,慢悠悠地摇头晃脑。


师:大家觉得这个“笑”字笑出了人的自豪。那么,在中国古典作品中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纷纷答:凶猛、贪婪。


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喜欢看科普文章,动物大世界,说说那里面的狼是怎样的?


1:狼是群居动物,他们非常团结合作。


师:现在有环保主义者提出要“拯救狼”。


教师结合演示文稿告诉学生三个有关拯救狼的事实。然后问:“你觉得这是什么回事呢?是蒲松龄错了吗?还是环保主义都忘了要保护人类呢?


现在就让大家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文学狼”与“自然狼”的问题研究。


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这才是新时代同学的风貌,让问题伴随始终。       …

初一语文《狼》教学实录 相关内容:
  • 初一语文教学教案(精选4篇)

    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样捉摸不定吗?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

  • 初一语文《社戏》教案(精选12篇)

    一、教学目的1、学习第一部分,能分清哪些是概括叙述,哪些是具体叙述,并能运用有关叙述的知识具体分析课文。2、理解第一部分对文章主题表达的作用。3、能根据事情的发展把第二部分分成几个层次,方便对主体部分的阅读分析理解。...

  • 初一语文《竹影》教案(精选17篇)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一感知一品读一欣赏一迁移”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

  •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精选13篇)

    学习目标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 初一语文《天目》教案(通用5篇)

    【学习目标】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2.反复朗读,体会形象生动的语言,领会比喻拟人,调动视觉听觉了解天目特征。3.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 初一语文教案(精选13篇)

    教材分析:本课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诗。作者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了花儿的心声:“我是一句话”、“我是一颗星星”、“我是大地的女儿”……“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集锦(精选12篇)

    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2、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特点。3、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上册(通用2篇)

    《幼时记趣》中心思想幢疚纳动了描述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的趣事脖硐至松倌甓童丰富神奇的联想和想象力及童年生活的乐趣。一.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1、余忆童稚时的特异之处如何能张目对日裁鞑烨锖痢<藐小微物脖叵覆...

  • 初一语文《老山界》教案(通用15篇)

    教学目标:1、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2、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3、感悟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方法。...

  • 初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3篇)

    这篇小说的教学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因此,课前我划出课文主要的层断,上课时师先范读,学生再跟读,最后到个别读,效果还不错,学生能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情感,那就是“爸爸对自己的...

  • 初一语文《秋天》教案范文(精选14篇)

    一、导入新课。1、师:我国女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

  • 北师大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精选2篇)

    修辞: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 初一语文社戏教案(通用4篇)

    一、教学目的1、学习第一部分,能分清哪些是概括叙述,哪些是具体叙述,并能运用有关叙述的知识具体分析课文。2、理解第一部分对文章主题表达的作用。3、能根据事情的发展把第二部分分成几个层次,方便对主体部分的阅读分析理解。...

  • 初一语文下册教案(精选17篇)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 初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精选2篇)

    通假字:强通僵,僵硬的意思。女通汝,你。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日扳仲永:通攀,牵,引。不同否。裁同才。策勋十二转策通册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对镜帖花黄帖通贴为博士邪邪通耶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 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