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9 故乡

9 故乡

发布时间:2019-01-02

9 故乡

设计意图:
《故乡》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包涵的内容很丰富,人物性格鲜明。因为时代的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使这篇课文很难理解。备课的时候我翻阅了很多名家的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在对闰土和杨二嫂的分析上,记得我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讲的,不同的只是细节上的区别。我认为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对故乡缺少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在我的记忆里《故乡》就是闰土就是杨二嫂,至于故乡和这两个人的联系就没有印象了,更不要提故乡的主题意义。所以我设计的时候就从整体感知入手,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我从读过这篇课文的直接感觉——悲哀(也是本文的灵魂、本质)入手,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再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分析这种感觉的来源——是故乡的什么使“我”如此悲哀呢?故乡的景物和故乡的人物。重点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时候,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重点分析闰土,次要分析杨二嫂,之后自然地总结:这样的故乡这样的故乡里的人,怎么不让“我”感到深深的悲哀。面对这种现状,作者是怎样的态度?全文晦暗的主调里有没有一点亮色?从而理解课文结尾部分的含义,最后再给学生补充有关背景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并深化文章主题——不只是“我”的故乡,当时的农村都是这样,当时的农民都是这样,这都是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农民的盘剥造成的。这样做既突出了重点,又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由现象到本质,透彻的领会课文主题。

    在分析人物的时候,由相同的一个问题领起:这个人物的哪些方面使“我”悲哀?依然围绕“悲哀”这个主题。带领学生分析闰土使我悲哀的方面有:生活的困苦、外貌的苍老、精神上的麻木、封建礼教的毒害(和我的隔膜)、和虚无的寄托,而杨二嫂决不是一个搞笑的人物,她使我悲哀的则是做人的尊严的丧失。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小资产者,他们构成了农村的经济支柱,他们的状况代表了当时所有农民的经济、精神状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表达了作者的悲哀与愤怒。

    这样的问题设计精练、集中,既抓住了重点难点也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整堂课线索清晰,能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从感情上认同接受,使难懂的课文变得容易了。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文,那么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
2、讲授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故乡的景色怎样?

学生读

这一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现出来?

2页,当前第112
9 故乡 相关内容:
  • 《故乡》

    鲁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对比手法的效果,理解课文的主题。2.体会本文运用动词、形容词比较准确、生动、形象的特点。3.了解旧中国农民的苦难、人际关系的严重隔阂,及其社会根源。...

  • 13.故乡

    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主题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

  • 故乡

    .《故乡》教案5.《故乡》说课稿 2份.《故乡》教案4.《故乡》教案3.《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故乡》教案2.《故乡》教案1.《故乡》教案.《故乡》字词解释.《故乡》难点解析.《故乡》课后练习教学引导.《故乡》同步练习故乡 突破能力训练故乡...

  • 故乡

    .《故乡》教案5.《故乡》说课稿 2份.《故乡》教案4.《故乡》教案3.《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故乡》教案2.《故乡》教案1.《故乡》教案.《故乡》字词解释.《故乡》难点解析.《故乡》课后练习教学引导.《故乡》同步练习故乡 突破能力训练故乡...

  • 5 故乡(电子课文)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的资源仓库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

  • 9 故乡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肃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一课时 一、通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 1、扫清字词障碍。 2、熟悉主要内容。 3、弄清人物及其关系。 二、浏览全文,根据描写的人物确定本文的大致情节。 全文按照“回——在——离”的顺序分为三部分。...

  • 故乡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

  • 故乡

    教学目标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的毒...

  • 故乡

    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一课时 一、通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 1、扫清字词障碍。 2、熟悉主要内容。 3、弄清人物及其关系。 二、浏览全文,根据描写的人物确定本文的大致情节。 全文按照“回——在——离”的顺序分为三部分。...

  • 故乡

    目的要求: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陶冶学生情感;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1、对比分析闰土命运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是重点。...

  • 16 故乡

    教学方法:根据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特点,采用比较教学法。 教学目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杨二嫂从青年到老年,肖像、语言、行为、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深刻巨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体会鲁迅憎恨旧社会...

  • 故乡

    教学目的 1·了解对比的写法和在记叙中运用议论的作用。 2·学会辨析段的类型。 3·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深刻理解在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根源,而且也在思想灵魂上对农民造成了深深...

  • 故乡

    目的要求: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陶冶学生情感;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难点:1、对比分析闰土命运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是重点。...

  • 故乡

    教学方法:根据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特点,采用比较教学法。教学目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闰土从少年到中年、杨二嫂从青年到老年,肖像、语言、行为、思想、性格诸方面的深刻巨大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体会鲁迅憎恨旧社会...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