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 牵一词而动全文——《范进中举》九下

牵一词而动全文——《范进中举》九下

发布时间:2019-10-09

牵一词而动全文——《范进中举》九下

  牵一词而动全文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钱胜武
  一、简介相关文学常识,科举制度,以及范进其他内容。
  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了解范进中举的年纪,以及他用了几乎大半生的时间追求功名的事实。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这一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三、问题:范进得知中举的消息是千真万确之后,他应当是特别高兴的,但是文章却没有写他的高兴,而是写了什么?
  此问题,引导学生去研究范进发疯的一段描写处。
  四、问题:文章写范进发疯,是如何写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朗读。(引导学生找出范进发疯的片断。)
  1、文章写范进发疯,并不是一笔带过的,而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过程是如何发展的。
  引导学生分析范进发疯的几个层次:第一层写昏厥。第二层写疯跑。第三层写跌倒。第四层写疯走上集。(此环节让学生懂得描写必须有过程性描述。)
  2、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范进发疯原因,你能不能从文章中发现范进发疯的原因?
  考虑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或成语来概括。参考为:喜出望外,喜极而疯
  原因:范进近三十年来,能承受的是名落孙山的打击,却承受不了中举的光荣。
  五、范进发疯前后,说了两句话,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
  “噫!好了!我中了!”“噫!好!我中了!”
  1、文章为什么用“噫”字,能不能换成其他感叹的词语?
  明确:“噫”有表示悲痛、叹息,又有表示惊异之意。
  从而分析范进为什么要悲痛、叹息?(或者说范进的悲痛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又要有惊异?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明确(此引入到范进中举前的文章内容分析):范进的悲痛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胡屠户的冷言嘲讽;众邻的不理不睬甚至嘲笑;几十年来自己的努力;妻子的漠不关心;不能尽孝;自己的地位低下,受人踩踏;
  2、那么范进中举之后,这些情况是不是有所好转呢?我们能从范进的话语之中感受到吗?引入分析“好了”一词中的“了”字。
  “了”表示事情完成,说明范进之前的悲痛将在他中举之后发生变化,那么他真的“好了”吗?然后引入到范进中举之后人们对他态度的变化。
  胡屠户的变化;众邻的变化;妻子的变化;能尽孝;有人送钱送屋……
  3、那么第二句话之中,为什么只用了一个“好”字?
  经过上面讨论,学生很快明确,这个“好”字,表示了范进沉浸中举的快乐之中,是对自己的一种完全满足。
  4、两句话不变的是“我中了”,究竟有什么深刻含义?
  说明范进一生就为了中而中,完全为了功名而不舍弃。所以当他疯醒之后,依然记得的还是“中了”第七名。
  六、分析范进中举反映的主题。
  范进一生为了功名,害得他疯的是科举制度,不过让他得到富贵的也是科举制度。这可以说是他的个人悲剧。不过,文章之中,我们来看范进中举前后,人们对他的态度的变化,那又能反映出什么呢?
  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揭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心冷漠。
  七、让学生了解曹湘凡的事情,讨论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范进之类的人?
2页,当前第112
牵一词而动全文——《范进中举》九下 相关内容:
  • 人教语文《范进中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教学内容及分析:本文主要内容是范进中举前后主要人物范进的变化对比、胡屠户对待范进的不同态度的叙写,表现当时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及社会的深远影响,世态人情,揭示其腐朽。对比与夸张充分讽刺了人物与社会。...

  • 范进中举 教案(精选13篇)

    一. 检查预习情况1. 检查“预习提示”中的字词2. 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作者、作品的介绍(教师备用资料见课件)3. 根据插图复述故事梗概范进进学(进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科试而考中入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的中了相公。...

  • 《范进中举》教案设计范文(通用12篇)

    《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安排在小说单元,教学重点就是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在确立了重点之后就着手备课了,之前准备的是重点分析胡屠户这个人物,因为本文描写他的内容比较多而且比较集中,学生容易找;而且胡屠户的语言描写很丰...

  • 《范进中举》的教案(通用15篇)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 的主题和写法(一)明确目标1.胡屠户形象分析。2.对比、夸张、写实的讽刺手法。3.《儒林外史》精彩片断阅读。4.范进与孔乙己形象比较。...

  • 《范进中举》课堂实录及点评(精选13篇)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小说中人物语言、动作、行为的能力,分析范进、胡屠户等的人物形象;2、在第一点的基础上认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 第19课《范进中举》三维教案(精选15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课时编号: 36 课题19 范进中举课型常规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学习对比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情感态度目标了解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态,认识...

  • 《范进中举》第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教学目标1、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3、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4、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 《范进中举》教学详案(通用16篇)

    教学目的 一、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二、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与今天口语的差异。 三、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设想 一、使学生理解对比手法和讽刺艺术,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二、以课堂练习为线索,组织教学。...

  • 《范进中举》(精选16篇)

    .《范进中举》课堂教学方略.《范进中举》教案 7-9.《范进中举》教案6及练习.《范进中举》网络性教学设计.《范进中举》自主学习方案.《范进中举》教案 5份.《范进中举》教学实录.范进中举同步检测练习和语言应用练习.《范进中举》同步练习...

  • 初三上册语文《范进中举》教案(精选17篇)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吴敬梓及《儒林外史》。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节。(重点)3.学习小说的对比手法。(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儒生周进,考了几十次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受尽了困顿和屈辱。...

  • 《范进中举》阅读答案(通用15篇)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小编整理了《范进中举》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 《范进中举》说案(通用14篇)

    葛店中学:lzy3470 联系方式:授课班级:初三(1)班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文学作品,感知艺术形象。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 范进中举优秀公开课教案(通用2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儒林外史》的介绍。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二)能力训练点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2.比较阅读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范进中举教案(通用14篇)

    范进中举 教案示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儒林外史》的介绍。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夸张、对比、写实。(二)能力训练点1.欣赏小说的讽刺艺术。2.比较阅读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比较阅读教案(通用13篇)

    【教学设想】《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这两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学生通过学习,已基本掌握,但尚停留在单篇的基础上,如何将两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角度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 九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