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
2、知识目标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计算圆锥体积。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合作交往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
重点 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关键 公式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和圆锥体必须是等底等高,则它们之间才存在必然的关系。
活动一:比大小
活动目的:激发求知欲望。
课件播放: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春笋也从睡梦中醒来,三只可爱的小熊猫来到竹林中踩竹笋,它们都踩到了一只竹笋。熊猫都都说:今天我踩的竹笋是最大的。熊猫眯眯听了不服气的说:谁说的,第一大的应该是我的竹笋。熊猫花花也不甘示弱的说:“不对,不对,我的竹笋应该是第一大!
师:竹林里的争论还在继续着,同学们,到底三只熊猫的竹笋谁的最大呢?让我们来猜一猜吧!
、师:我们光是猜,说服力并不强,那么能找到什么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吗?
活动二:议一议
活动目的: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讨论、交流、探究,从而发现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有关。
1、出示课题
2、找圆锥体和学过的什么体有相似之处
3、猜一猜,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的关系。
活动三:小组合作 实验证明
活动目的:在实验中验证猜想,在小组中发现探讨求圆锥体积体积的方法,在小组学习交流中学会合作交往。
师: 过去我们在求面积或体积时常常用到变形和转换的方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我们的猜想呢?(同桌讨论)
分小组合作进行实验 并填表(一个小组配一个圆柱体和多个圆锥体)
实验情况记录表
所用圆锥 体号码倒几次才能把圆柱装满
注:每个合作小组都会出现一组圆柱体=三倍圆锥体的现象.
各个合作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组中都有一对正好到三次刚好装满的现象.
师:这一对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吗?大家找一找.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师:那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说: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一组圆柱体和圆锥体存在什么关系?
师扳在原有的扳书基础上添加:
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三份之一
师:根据刚才的结论谁知到圆锥的体积公式应是怎样的?
师扳: 在原有的扳书基础上添加: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1\3
底面积 × 高×1\3
字母表示: v圆锥=v圆柱×1\3 v圆锥= s底×h×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