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教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 平均数

平均数

平均数

教学内容: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生活实际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2、在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初步感受求平均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求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的作业,张康、朱星宇、施逸婷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给他们。(三人上台领奖,并告诉同学各自得到的铅笔的支数。)板书:张康11支、朱星宇7支、施逸婷6支。 你们觉得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从1张康手中拿2支给施逸婷,再从张康手中拿1支给朱星宇。这样每人都是8支。)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24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8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相等,都是8。 教师指出:这里的“8”就是“11、7、6”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昨天蔡裕杰同学的作业也很有进步,现在我想也奖给他铅笔,怎样才能让他们四个人得到的铅笔支数相等?(学生上台演示,每人得到6支。) 提问:这里的“6”就是“11、7、6、0”这四个数的什么? 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平均数? 小结:已知几个大小不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把多的移给少的或者先把它们合起来再平均分,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说到平均数,老师想起前不久学校举行篮球赛的时候,五(2)班女男生之间发生的一次争执。 为了备战篮球赛,五(2)班男子篮球队和女子篮球队之间先进行了一次投篮比赛。每人投15个球。这是他们投中个数的统计图。出示两幅条形统计图。 (略) 这两幅统计图能看得懂吗?从这两幅统计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投篮比赛结束了,男子篮球队队员说男生投篮准,女子篮球队队员说女生投篮投得准,争执不下。现在,我想请大家做一个公平的裁判,你们觉得,是男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还是女子篮球队整体水平高一些?。 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有3名男生都投中得比女生少,所以女生投得准一些) 这是你的意见,有不同的意见吗? (女生一共投中28个,男生一共投中30个,男生投得准一些) 可是男生有5个人,女生只有4个人啊!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去掉一个男生。) 去谁合理呢?能去吗? (应该求出女男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有道理,他们两个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个人一个人的比较,分别求出他们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用平均数来体现他们投篮命中的整体水平,好办法!掌声鼓励。 那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先来求女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 观察女生投篮成绩统计图,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将徐丹多投中的两个分一个给王戈,分一个给赵越,这样,她们每个人都是投中了7个,也就是女生投中个数的平均数是7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移多补少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投中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 半数:6+9+7+6=28(个) 28÷4=7(个)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男生平均投中的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现在你能帮五(8)班的同学解决他们争论的问题了吗? (女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男生平均每人投中6个,所以女生投得更准一些。) 观察统计图,女生平均每人投中7个,(用直线画出7的水平位置),提问:平均数7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我们再来看看男生投中的平均数6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用直线画出6的水平位置。) 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 三、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的是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 请大家轻声地把问题读一读,思考之后,可以和同座交流自己的看法。 挑战第一关:“明辨是非”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4)四(3)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学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 挑战第二关:“合情推测” 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 1 2 3 4 5 6 身高(厘米) 131 136 138 140 141 142 明明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这里最大的数就是142,平均数不可能超过142,所以平均身高143厘米是错误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求他们的平均数呢? 指名列式,老师告诉答案为138厘米。 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四(2)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 你想了解我国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吗? 出示:根据健康网的报道,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约是139厘米。看到全国四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结合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四、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五、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检查反馈
平均数 相关内容:
  • 平均数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平均数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平均数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平均数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平均数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知识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内容 . 2.了解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 .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 .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 平均数

    教学目标:1.算术、加权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和加权.2.体会算术和加权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和加权.教学难点:体会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引导-...

  • 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2l页求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8~14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和求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应的。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进行统计或分析统计结果时,经常要用到。...

  • 平均数(一)

    第一教时教学内容:(P116例1、例2)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 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的方法。2、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 数学教案-平均数(精选2篇)

    第一教时教学内容:平均数(一)(P116例1、例2)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 第三册平均数(通用2篇)

    教学目标: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学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教...

  • 求《平均数》教后感(精选14篇)

    我讲了求平均数之后,感触不少。我觉得从我设计的结构来看,感觉不错,开始,我让同学们帮小明的妈妈解决难题引入新课,然后再让学生用计算器来计算自己课前调查的连续4个月的水、电费,预测下个月用水、用电情况,接着,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 《平均数》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平均数》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的求法。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3、学习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平均数的应用(精选2篇)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内容 第43页例2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 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3、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