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教案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 《热闹的马路》教案(精选3篇)

《热闹的马路》教案

发布时间:2023-01-23

《热闹的马路》教案(精选3篇)

《热闹的马路》教案 篇1

  一、说目标: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平时的观察,发现幼儿对马路上的车辆以及周围的事物很感兴趣,借着幼儿的兴趣,大家都同意以主题《热闹的马路》进行活动。在之前,幼儿以会画马路边的房屋、树、和人物,为了扩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全部以立体的形式来展现马路上的车辆和周围的事物,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二、说目标

  在这次活动中,我要求幼儿在老师设计好的马路上,用大小不一的牙膏盒、饼干盒、药盒等来制作立体的汽车;画出马路周围的各种事物,并注意合理布局,由此我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通过想象、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马路上来往的汽车,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幼儿感受自己创作中自然、朴实的设计,体验与同伴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重点:搭建马路上的立交桥。

  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多方向行驶、互不相扰的现代化陆地桥。

  难点:让幼儿合理布局十字路口的汽车,避免相撞。

  三、说准备

  我以“稳中求新”为自己定位,为了更吸引孩子的操作兴趣,我精心做了如下准备

  1、各种纸盒(牙膏盒、饼干盒、小药盒)、做轮胎的卡纸

  2、做红绿灯、树、房子、人物的彩色纸、玻璃纸筒

  3、做灯的材料:果冻壳、吸管、橡皮泥

  4、双面胶、透明胶、小剪刀、记号笔若干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a、情境谈话法:引导孩子回忆、说说参观过的马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b、讨论法:以出示图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上海立交桥的建构和形状,让幼儿对立交桥有更深的认识

  c、讲解提示法:出示老师做好的示范:汽车、绿化中的树、路灯、人物、房屋,让幼儿观察这些是怎样完成的。着重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地说出怎样在马路上搭建立交桥。

  2、 学法:

  a、参与法:在此次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导地位,鼓励幼儿操作、创作的形 式,自由发挥作出不同形状的汽车和马路上行走和站立的人群。

  b、 分组法:

  在操作过程中,我将幼儿分成四小组进行操作,让孩子们分工合作、体验共同合作成功的喜悦。

  五、说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回忆参观的马路

  (1)师:“小朋友,前几天爸爸妈 妈带你们去参观热闹的马路,你看到马路上有些什么呢?(汽车、各种各样的车、行人、红绿灯、路灯)

  (2)马路旁边呢?(楼房、树、绿化带、好多的店铺)

  2、看图片---有立交桥的马路

  (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看看上海的马路,你发现马路上有什么?它跟我们官林的马路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讲解立交桥:在城市重要交通交汇点建立的上下分层,可以向多个方向行驶互不干扰的现代化陆地桥。它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

  3、老师出示设计好的马路

  (1)    师:“现在我们往宜兴的这条马路也在修建,我们来看看这条马路上有什么?”(车道)“中间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树木、花草、绿化带)

  (2)    教师总结幼儿的回答

  (3)    出示成品汽车、树、人物、路灯、房屋,让幼儿观察是用什么材料做成?怎样做出来的呢?

  (4)    示范搭建立交桥

  师:“立交桥搭建的时候,下面需要什么呢?”(需要支架把它架在马路上空)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盒子来搭建呢?

  (5)    你们看看现在的马路热闹吗?

  那今天请小朋友来做设计师,把这条马路修建好,也建设成跟上海一样的现代化的大马路,好吗?

  (6)    请孩子们商量好,你准备做马路上(边)的什么?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哦!

  4幼儿大胆创作,老师提出要求

  (1)    提醒幼儿在设计汽车时要美观、特别

  (2)    根据提供的材料合理搭建立交桥

  (3)    幼儿运动剪刀时,注意安全、

  5、合理布局马路上的汽车、人物、路灯、大树和马路边的房屋

  6、讲评;欣赏热闹的马路,邀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设计

  总之,美术活动对幼儿有益兴趣、健康个性、审美与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遵循幼儿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内容,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选用恰当的方法,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使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乐趣,一种荡漾着激情和人性的活动。

《热闹的马路》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很多艺术教育的内容是来源于生活,内容的选择是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马路是幼儿熟悉的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深受幼儿喜爱,本活动贴近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能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二.说教法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及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活动运用了示范与范例法、观察分析法、操作法来帮助幼儿建立起各种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大胆制作小汽车,设计出自己心中的马路。

  示范与范例法:老师直接示范给孩子看,学习一些关键的技能;在黑板上画上制作小汽车的图示。培养幼儿看图示折纸和回忆已有经验的能力。

  观察分析法:幼儿已经有过外出观察马路的经历,在课中可以互相交流关于马路上马路旁的景象。

  操作法: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小汽车,并装饰汽车,最后还有合作装饰一条马路。让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获得制作汽车,装饰马路的技能。操作法对幼儿学习美术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操作是本活动的主要环节。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幼儿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因此,在操作中,我想尽量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来操作材料,在充足的时间里积累经验,以获得装饰技能。

  三.说怎么教

  首先通过猜谜游戏带入汽车,引出马路,让幼儿互相交流马路上的景象,并出示简单的马路图,让幼儿观察发现,各种汽车做法不同(折、画、剪贴),一起幼儿折汽车的兴趣。

  在制作小汽车时,我想通过图示,让幼儿尝试边看图示边折纸,在考虑到这是新内容的情况下,我决定在幼儿无法完整折出汽车的情况下,带领幼儿一起看图示折,针对部分不会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这部分时间会用的比较长。

  将幼儿分组,把汽车贴在事先准备的“大马路”上,幼儿合作将心中的马路画下来。

  最后将各组的马路合并在一起变成一条更大更长的马路,幼儿给其取名字“热闹的马路”呼应主题。

  四.说教学程序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说出马路上热闹的景象。

  2.     尝试边看图示边折纸,并会添画马路上和路旁的景象。

  3.     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马路上的热闹。

  活动准备:白纸、油画棒、剪刀、双面胶、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       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汽车

  1.     谜题:充气橡皮腿,喝油不喝水,送人有载货,奔跑快如飞。(打一交通工具)

  答案:汽车。

  2.(出示汽车卡片)今天老师也带来一辆汽车,现在我们就跟着它去马路上转转吧。

  3.小朋友回想一下马路上和马路旁边都有些什么?(树,汽车,人,红绿灯,斑马线等)

  4.马路上有这么多东西啊,老师今天带来一幅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5.图画画的是一个十字路口,上面都有些什么?

  6马路上的汽车有什么不同?(引出有画的有剪了贴的还有折了贴的)

  7.这种折汽车你会折吗?想学吗?

  (二)尝试边看图示边折汽车

  1.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白纸,边看图示边折。

  2.分步请幼儿讲解他是怎样折的(如对边折等)

  3.在重点难折的地方,先请幼儿尝试自己看图折,不会的话再跟随老师折。

  4.给自己的汽车涂好看的颜色

  (三)操作活动:装饰马路

  1.分成2组,将折好的汽车贴到马路上。

  2.在空的地方用记号笔添画各种各样的汽车,把马路填满。

  3.在路旁画上你以前看到马路旁的景象(如树,房子,人等)。

  (四)评价,并给马路取名字

  1.将两组的图画粘连在一起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自由评价这幅大图。

  2.提议给这大图取个名字。

  3.最后采用:热闹的马路

《热闹的马路》教案 篇3

  马路是幼儿熟悉的环境,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尤其是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深受幼儿喜爱,本次活动我重点是让幼儿压印公共汽车。    活动开始,我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我先让幼儿说说自己所认识的马路是什么样的,很多幼儿都说出了马路上有树、汽车等。根据这点,我马上出示我自制的大图“马路”,让幼儿发现这条“马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鱼鱼小朋友很快就发现了马路上没有汽车。针对这点,我请幼儿自由讲述了汽车的外形,重点引导幼儿讲述公共汽车的外形。接着,我出示长方形的厚泡沫和圆形的瓶盖,让幼儿说说如何用这些材料印出公共汽车,孩子们很快就讲出了用长方形的厚泡沫印车身,圆形瓶盖印车轮。由于大部分幼儿对印画都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在操作过程时我只指导了个别新生。    本次活动,幼儿完成得很好,同时我对作品进行了讲评,把幼儿的作品贴在了墙上,让幼儿相互欣赏、学习。 

《热闹的马路》教案(精选3篇) 相关内容:
  • 《拾穗者》教案(通用3篇)

    教材分析:就作品本身来说,《拾穗者》是1857年由法国画家米勒创作的一幅经典油画作品。画面描绘了秋收季节三名农妇在金黄色麦田中捡拾麦穗的情景。...

  •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通用21篇)

    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精选21篇)

    《有趣的汉字》学案设计【基础达标】1、我能根据拼音写汉字。shēng ji sǚn yū gōnggōng外( ) 仓( ) 鹰( ) ( )回 ( )敬敬2、请你写几个多音字并注音组词。( ) ( ) ( ) ( )【设问导读】1、初读感悟。...

  • 《昆虫》教案(通用3篇)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昆虫的特点,初步认识昆虫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科学态度,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蝴蝶等昆虫。...

  • 《有趣的汉字》教案(精选21篇)

    《我爱你,汉字》作文教案一、简介导入。师:在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尽情地遨游在多姿多彩的“汉字世界”里,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老师知道各小组开展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收获不少。...

  • 《腊梅花》教案(通用3篇)

    “腊梅花,腊梅花,寒冬腊月才开花,不怕冷,不怕霜,越是天冷越飘香。”听着这首好听的儿歌,我在“青蓝结对”汇报课上选择了上一堂《腊梅花》。《腊梅花》是一节美术活动,选自中班上学期第七个主题《勇敢的我》中。...

  • 《狮子》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和习两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主动识记本课的生字。...

  • 《狮子》教案(精选13篇)

    教材分析:这是鲁教版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课文。一则适合低年级段的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状态:一只勤恳地练习本领;另一只自以为父母是森林中的大王,则每天懒洋洋地什么也不做。...

  •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