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案下载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中班教案 > 《叫声》教案(精选4篇)

《叫声》教案

发布时间:2023-01-21

《叫声》教案(精选4篇)

《叫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后问题。

  2.识字15个,能正确读、认。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识字。

  教学难点:扮演小青蛙给小鱼讲故事。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青蛙的叫声。谁知道这是什么声音?青蛙在说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

  2.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3.互教互认生字。

  4.指名读生字卡片。塘遇娃岸半洗澡好趴背背讲亲肚

  5.游戏:找朋友。

  6.找出生字的“邻居”读一读。再给生字找朋友。

  7.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分角色表演课文。

  2.注意:“好奇”地问,“高兴”地游到青蛙身边说。应怎样读,学生练一练。再表演。

  3.“青蛙大眼睛转了一下”,“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那时什么神态?应怎样表演。

  4.表演后讨论:小鱼是怎样的孩子?青蛙呢?

  5.师小结:我们要学习青蛙乐于助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得好品质。

  6.编岸上的故事。

  (1)自己在下面编一编。

  (2)在组内说一说

  (3)选举好的到前面说。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池塘边的叫声

  塘遇娃岸半洗澡好趴背背讲亲肚

  池塘遇到娃娃岸上半天洗澡好奇趴在背上背着讲讲亲亲肚皮

  第四课时池塘边的叫声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池塘边的叫声》,谁能读一遍?指名读。

  2.出示生词指名读:池塘遇到娃娃岸上半天洗澡好奇趴在背上背着讲讲亲亲肚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边叫半洗过连每讲

  2.指名读。

  3.互相说一说生字的结构、笔顺。

  4.师强调“过、连、边”都带走之儿,先让学生书空走之儿的笔顺,在描红。

  5.和学生一起讨论“每”的笔顺。

  6.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7.拿出写得比较好的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

  三.巩固复习。

  1.听写生字。

  2.组词边叫半每

  洗讲过连

  五.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生字,同学们要注意走之儿的写法。

  板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

  边叫半洗过连每讲

  :

  第五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能给多音字组词,正确使用“再、也、又”,学习“双人旁、足字旁、走字旁、走之儿,并能填偏旁表。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多音字组词。

  shùbēihǎo

  数背好

  shǔbèihào

  方法:1。先让学生读一读,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2.写一写。

  3.组长检查。

  二.选词填空。

  再也又

  第一次没唱好,我唱了一遍。

  妈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吧。

  丁丁能把字写好,我能写好。

  方法:1。组内讨论。

  2.写一写。

  3.师总结。

  三.看一看,填一填。

  彳:行足:跑

  辶:过走:越

  方法:1。看谁说得多。

  2.动手写一写。

  3.填写偏旁表。

  偏旁表示的意义例字

  彳

  走

  足

  辶

  四.课堂总结: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总结。

  板书设计:语文天地

  一.多音字组词。

  shùbēihǎo

  数背好

  shǔbèihào

  第六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动手制做朋友卡,使学生学会了解他人,珍惜友情;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说话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谁说得多。走:足:彳:辶:

  2。多音字组词。

  shùbēihǎo

  数背好

  shǔbèihào

  二.想一想,填一填。

  只有尾巴没有腿。

  只有腿,没有尾巴。

  只能在水里游。

  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

  长者大眼睛。

  方法:学生独立填写。

  延伸:青蛙小鱼都有。

  三.做一张朋友卡。

  姓名生日优点电话

  冬冬96.4乐于助人123123

  方法:1。以冬冬为例师填写。

  2.学生画表并填写。

  四.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怎样表示你的关心。

  写短信打电话当面说……

  方法:1。设置情境:(1)朋友病了,没上学,功课落下了。

  (2)朋友路上脚崴了,无法自己回家。

  (3)朋友想买一本书,却买不到。

  (4)朋友想学游泳,却又怕水。

  2.师教一些日常用语:“祝你早日恢复健康”“谢谢你的关心”等。

  3.小组讨论。

  4.表演。

  五.课堂总结: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语文天地

  姓名生日优点电话

  冬冬96.4乐于助人123123

  第七、八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读背古诗《赠汪伦》;表演《池塘边的叫声》;用比的方法自检,激励自己学习。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朋友之间应怎样相处。

  二.读背古诗《赠汪伦》

  方法:1。出示古诗(小黑板)

  2.学生试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

  3.互教互认生字。

  4.朗读古诗。

  5.看图试说一说图意。

  6.背诵古诗。

  7.还学过李白的哪首古诗,背一背。

  三.表演:《池塘边的叫声》

  方法:1。分组表演。

  2.评委评比。

  四.读金钥匙的话

  1.指名读一读。说一说丁丁是怎样和冬冬比的?

  2.自己和同学比一比,看同学有哪些优点,自己还有那些不足。

  3.把自己的情况简单的写在练习本上。

  课堂总结:这一单元你又学到了什么?你明白了那些道理?

  板书设计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叫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青蛙乐于助人的精神。

  2、熟读课文,并练习分角色朗读。

  3、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好奇、连连、转了一下、转了两下。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小鱼的有礼貌以及青蛙的乐于助人。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手指黑板)

  生齐读课题两遍

  “是哪里的叫声?”(池塘边的叫声)

  “池塘边的叫声是谁的叫声呀?”(青蛙)

  2、 复习生字

  说得真好,真是些聪明的孩子。现在青蛙就来到了我们身边,它给我们带来了好多词语宝宝,要让坐姿漂亮、听课认真的孩子来读一读。

  ppt:出示词语

  ①  生齐读两遍。

  ②  指导“背”的两个读音。“谁能来读一读这个句子?把字音读准。”ppt出示句子:“你趴在我的背上,我背着你去看看。”

  ③指名读。师指导:在这个句子中,一共出现了两个“背”,一个读“bèi”,一个读“bēi”。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这样的字我们叫做——   (多音字)

  “对了,真聪明。谁能再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青蛙既可以在水里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有一天,小鱼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翻开书p52,我们一起去看看,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2、指名反馈:青蛙和小鱼 (师板书)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1、那么,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青蛙和小鱼之间的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

  ①  下面齐读1—2自然段。

  ②  重点指导小鱼的话,突出小鱼有礼貌,重点词语“好奇”

  ③  小鱼见到了青蛙,主动地向青蛙打招呼。它是怎么说的呢?

  (“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

  “从小鱼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是一只非常有礼貌的小鱼。在这句话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小鱼很有礼貌?”

  生反馈  (板书:文明有礼貌)

  “谁能学着小鱼的样子,给我们的青蛙大哥打声招呼?”

  “真不错,那我们一起来给青蛙打声招呼吧!”

  生齐读小鱼的话

  ④  青蛙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指名读→男生读

  ⑤小鱼和青蛙相遇以后,它更加羡慕青蛙了,更想了解岸上的世界了。于是它好奇地问:“岸上什么样?我从来没去过。”

  孩子们,小鱼是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来问的呢? (好奇) 读一读这个词语。

  ⑥“你什么时候好奇过?”    指明回答

  “你能带着好奇的语气来读一读吗?”

  指名读→一起读

  ⑦下面,老师来读旁白的部分,女孩子读小鱼说的话,男孩子读青蛙说的话。好吗?(师生合作读)

  ⑧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感受到了小鱼的好奇,也感受到了青蛙的热情。那么,青蛙帮助了小鱼了吗?它想了什么办法来帮助小鱼呢?

  一起读3、4、5、6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2、①“青蛙帮助小鱼了吗?它想了几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让小鱼趴在它的背上,它背着小鱼去看。)

  “你是从哪里找到的呢?第几自然段?”

  “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你能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吗?”

  ②“老师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一下,说明青蛙在干什么?”(思考)

  “你也来做做这个动作”

  ③“这个办法行不行?小鱼同意吗?”

  “为什么这个办法不行呢?”  

  生反馈  

  “你是在哪里找到的?”(第4自然段)

  “你能读一读吗?”

  ④是呀,鱼儿一旦离开了水就会干死的。所以,在青蛙提出了这样的提议后,小鱼是连连摆着尾巴,不同意这样的提议。“连连摆着尾巴”说明了小鱼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非常的着急)

  “你能读出小鱼内心的着急吗?”

  对学生的读进行评价

  ⑤“第一个办法失败后,青蛙放弃了吗?它又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每天到池塘边来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

  生齐读第5自然段

  “这次青蛙的眼睛为什么转了两下呢?”

  (思考的时间更久了,考虑得更周全了)

  ⑥“这个办法行得通吗?小鱼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齐读第6自然段

  ⑦“多好的办法呀。小鱼既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又能了解岸上的故事。于是它高兴地向青蛙表示感谢:‘太好了,谢谢你啦!’”

  3、从此以后,ppt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4、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青蛙啊?小鱼想要了解岸上的世界,于是青蛙就主动地想办法去帮助它。那你们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生反馈   (板书:乐于助人)

  5、分角色读文

  谁愿意当有礼貌的小鱼?谁愿意当热情的青蛙?师读旁白

  师生合作分角色读课文。

  6、分小组分角色读文,在读中去感悟。

  7、正是因为小鱼有礼貌,青蛙又乐于助人,所以它们相遇后才成为了好朋友。  (板书:成为好朋友)

  四、,拓展

  1、在热情的青蛙的帮助下,小鱼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了解了外面的世界。你们觉得青蛙都给小鱼讲了什么样的故事?假如你就是那只青蛙,你跳到了学校里、跳到了公园里,你看到了什么?你又会给小鱼讲什么呢?

  生反馈

  2、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最喜欢他哪一点?

  3、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知道,小鱼有了青蛙这个朋友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朋友之间正是有了这样的关爱、帮助,才让人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友情才显得如此的可贵。

  五、课后习题

  •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  2、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小鱼了解外面的世界?

  课后反思:

  本课是第二课时,由于在第一课时已经将课文的生字词过关了,所以在这节课上,关键就是让学生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着重让学生体会小鱼的有礼貌以及青蛙的乐于助人。正是因为小鱼的有礼貌和青蛙的热情助人,所以它们才成为了好朋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抓住了几个重点词语:好奇、连连、转了一下、转了两下…并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一方面帮助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另一方面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在最后部分,我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两个拓展延伸的内容,(1、你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故事;2、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最欣赏他哪一点?)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重在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这一环节的设计比较得当,学生的新奇点子也很多,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一是对教案不够熟悉,不能做到熟记于心;二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临时调换了顺序,使得教学过程不连贯;三是情绪不够投入,没能够在情绪上很好地带动学生。

  教师评价:

  教态很自然、从容;但是上课时临时调换了顺序,显得不够妥当。

  学生对角色的体会还不够。

  老师情绪稳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较好。

  最大的优点就是以静制动;但是如果能把老师的感情带入到课堂中,就更好了;并且结尾部分也显得有点仓促。

《叫声》教案 篇3

  池塘边的叫声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后问题。

  2.识字15个,能正确读、认。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识字。

  教学难点:扮演小青蛙给小鱼讲故事。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放青蛙的叫声。谁知道这是什么声音?青蛙在说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听课文录音。

  2.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3. 互教互认生字。

  4. 指名读生字卡片。塘 遇  娃 岸  半  洗  澡  好  趴  背  背  讲  亲  肚

  5. 游戏:找朋友。

  6. 找出生字的“邻居”读一读。再给生字找朋友。

  7.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 分角色表演课文。

  2. 注意:“好奇”地问,“高兴”地游到青蛙身边说。应怎样读,学生练一练。再表演。

  3. “青蛙大眼睛转了一下”,“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那时什么神态?应怎样表演。

  4. 表演后讨论:小鱼是怎样的孩子?青蛙呢?

  5. 师小结:我们要学习青蛙乐于助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得好品质。

  6. 编岸上的故事。

  (1) 自己在下面编一编。

  (2) 在组内说一说

  (3) 选举好的到前面说。

  四. 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

  塘  遇  娃 岸  半  洗  澡  好  趴  背  背  讲  亲  肚

  池塘 遇到 娃娃 岸上 半天 洗澡   好奇 趴在 背上 背着 讲讲 亲亲 肚皮

  第四课时   池塘边的叫声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池塘边的叫声》,谁能读一遍?指名读。

  2.出示生词指名读:池塘 遇到 娃娃 岸上 半天 洗澡   好奇 趴在 背上 背着 讲讲 亲亲 肚皮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边 叫  半  洗  过  连  每  讲

  2.指名读。

  3.互相说一说生字的结构、笔顺。

  4.师强调“过、连、边”都带走之儿,先让学生书空走之儿的笔顺,在描红。

  5.和学生一起讨论“每”的笔顺。

  6.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7.拿出写得比较好的实物投影让学生欣赏。

  三.巩固复习。

  1. 听写生字。

  2. 组词  边(    )   叫(     )   半 (    )   每(    )

  洗 (    )  讲(    )    过 (    )  连 (    )

  五.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生字,同学们要注意走之儿的写法。

  板书设计:

  池塘边的叫声

  边 叫  半  洗  过  连  每  讲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能给多音字组词,正确使用“再、也、又”,学习“双人旁、足字旁、走字旁、走之儿,并能填偏旁表。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多音字组词。

  shù (     )               bēi (     ) hǎo (     )

  数  背 好

  shǔ (     )       bèi  (     ) hào (     )

  方法:1。先让学生读一读,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2.写一写。

  3.组长检查。

  二.选词填空。

  再              也           又    

  第一次没唱好,我 唱了一遍。

  妈妈,让我 看一会儿电视吧。

  丁丁能把字写好,我 能写好。

  方法:1。组内讨论。

  2.写一写。

  3.师总结。

  三.看一看,填一填。

  彳:行  足:跑 

  辶:过  走:越

  方法:1。看谁说得多。

  2.动手写一写。

  3.填写偏旁表。

  偏旁 表示的意义 例字

  彳  

  走  

  足  

  辶  

  四.课堂总结: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一.  多音字组词。

  shù (     )               bēi (     ) hǎo (     )

  数  背 好

  shǔ (     )       bèi  (     ) hào (     )

  第六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动手制做朋友卡,使学生学会了解他人,珍惜友情;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说话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看谁说得多。走:    足:   彳:  辶:

  2。多音字组词。

  shù (     )               bēi (     ) hǎo (     )

  数  背 好

  shǔ (     )       bèi  (     ) hào (     )

  二.想一想,填一填。

  只有尾巴没有腿。

  只有腿,没有尾巴。

  只能在水里游。

  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

  长者大眼睛。

  方法:学生独立填写。

  延伸:青蛙小鱼都有 。

  三.做一张朋友卡。

  姓名 生日 优点 电话

  冬冬 96.4 乐于助人 123123   

  方法: 1。以冬冬为例师填写。

  2.学生画表并填写。

  四.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怎样表示你的关心。

  写短信   打电话  当面说   ……

  方法:1。设置情境:(1)朋友病了,没上学,功课落下了。

  (2)朋友路上脚崴了,无法自己回家。

  (3)朋友想买一本书,却买不到。

  (4)朋友想学游泳,却又怕水。

  2.师教一些日常用语:“祝你早日恢复健康”“ 谢谢你的关心”等。

  3.小组讨论。

  4.表演。

  五.课堂总结: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姓名 生日 优点 电话

  冬冬 96.4 乐于助人 123123   

  第七、八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读背古诗《赠汪伦》;表演《池塘边的叫声》;用比的方法自检,激励自己学习。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说一说朋友之间应怎样相处。

  二.读背古诗《赠汪伦》

  方法:1。出示古诗(小黑板)

  2.学生试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

  3.互教互认生字。

  4.朗读古诗。

  5.看图试说一说图意。

  6.背诵古诗。

  7.还学过李白的哪首古诗,背一背。

  三.表演:《池塘边的叫声》

  方法:1。分组表演。

  2.评委评比。

  四.读金钥匙的话

  1.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丁丁是怎样和冬冬比的?

  2. 自己和同学比一比,看同学有哪些优点,自己还有那些不足。

  3. 把自己的情况简单的写在练习本上。

  课堂总结:这一单元你又学到了什么?你明白了那些道理?

  板书设计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叫声》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节奏型 ×、 ×、× ×和× — 。

  2.大胆创编歌曲,能选用适当的打击乐曲伴奏。

  活动过程:

  一、出示节奏型,请幼儿挑选喜欢的打击乐器尝试表现。

  1.个别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节奏型。

  2.全体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集体练习。

  二、配上歌词,练习边打节奏边学动物叫声

  1.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要合着节奏来唱歌,你们听。

  2.教师示范。

  3.提问:都有谁来了?用了哪种节奏演唱的?

  4.幼儿利用图片配对组合并进行练习。

  三、完整学唱歌曲并尝试仿编。

  1.教师范唱歌曲。

  2.提问:小动物都在哪里?

  3.幼儿跟着教师完整学唱。

  4.配上乐器再次练唱。

  5.仿编歌曲:还有哪些动物也回来呢?他们会在哪里歌唱呢?

  6.带领幼儿演唱幼儿创编的歌曲。

  四、表演歌曲

  1.请幼儿选择打击乐分组。

  2.幼儿分组分句边演奏边演唱。

  活动反思:

  本首歌曲比较简单,所以我就在最后动物叫声的节奏型上做了一些设计,让幼儿能将乐器打击节奏与歌唱整合在一起。幼儿对于边演奏边演唱的形式十分的感兴趣,参与性很高。在乐器的选择上本来我觉得随机也会挺不错的,可是好多幼儿都会根据动物叫声的特色选择相应的乐器,于是在乐器特点与节奏型的匹配上也做了一点的渗透,幼儿理解掌握的很不错。    

《叫声》教案(精选4篇) 相关内容:
  • 《小树》教学设计(精选3篇)

    教学设计教 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课 题5.爷爷和小树执 教张 洁学 习目 标1 1。认识“爷、棵、到”等10个生字。认识两点水、利刀等5个偏旁部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小树》教案(精选3篇)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和5个偏旁。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 《画自己》教学设计(精选3篇)

    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 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 《三只蝴蝶》教案(精选3篇)

    《三只蝴蝶》有一个语言活动,我将她改编成科学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乐意装扮成蝴蝶,通过蝴蝶找朋友,蝴蝶找花的游戏情节分辨3种相同与不同物体的相同颜色,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该活动内容比较简单,并以游戏形式进行比较有...

  • 《画自己》教案(精选5篇)

    课题 第1课:画自己 教学时间 2/21一(2) 2/22一(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 《我不上你的当》教案(精选3篇)

    一、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2、学会保护自己,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活动准备布置两个场景,分别为“幼儿园”“花园小区”三、活动过程(一)营造情景幼儿园里的陌生人1、故事导入。...

  • 《风》教学设计(精选22篇)

    一、教学目标:1、 感受《风》的意境。2、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有能力的同学试背3、 仿照《风》,能自由创作小诗。4、 激发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难点:1、 感受诗的意境。...

  • 《风》教案(通用21篇)

    教材分析:这首诗的作者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风是什么样子的呢?谁也没有见过。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可是我们却能感觉到风的到来。作者通过向我们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所闻所见,向大家展示了风的轻柔、风的顽皮。...

  • 中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