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件中心 > 课件制作 > 多媒体课件制作要领 > 作文,为谁辛苦为谁忙?

作文,为谁辛苦为谁忙?

    编者按:听过一些作文教学课,也看过一些作文课实录,发现许多授课老师似乎都有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急躁。作文教学的误区到底在哪里?师生应该如何走出迷津?希望本期创新课堂的作文教学专题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作文课实录:让作文来一次“心灵感应”

钱明辉    

    王崧舟《亲情测试》教学片段:

    经历失去的过程

    师:打开作文纸,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安顿一下自己的身、心,在空白纸上写下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五个人,不能多,不能少。不着急,慢慢写。

    (生写,师巡视)

    师:请从这五个你最爱的人当中,划掉一个。想好了再划。

    (学生表现出踌躇,有学生小声说不想划掉,师让一生站起来发表意见)

    师:你必须划掉一个。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你不想让他走,可他就是会走。

    (渐渐有学生完成并举手)

    生:我划掉了奶奶,因为其他的四个人都是最关心我的,只有我的奶奶……

    (生停顿,师提示听课老师不要笑)

    师:奶奶还健在吗?

    生:没有。

    那你刚才为什么把她写下来?

    生:因为她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压抑,情绪激动)

    师:虽然她永远离开了你,但你依然记着她。她是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

    (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在不情愿与无奈中又划去了一个又一个,每次交流明显感到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师:还剩最后一个,我相信,这个人是你在世界上最最爱的人。请你把她(他)也从你的本子上划去。

    (在交流中,学生的心灵已经走向极端的无奈,所以最后一位交流的学生说:“当我划掉所有我爱的人的时候,我的一切欢声笑语全部被磨灭了,(哭)仿佛掉进了万丈深渊当中,留给我的是遗憾和后悔。”)

    抒写真实的心声

    师:同学们,刚才发生的这一幕是假的,但是你们竟然把它当真了。短短的十五分钟,你仿佛从天堂掉进了地狱,你仿佛从阳春三月走进了数九寒天,你仿佛从明媚的清晨落入漆黑的子夜。为什么?想过吗?来,把刚才发生的那一幕赶紧用文字记下来,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从上课开始记,记我怎么说,你怎么做,你做的时候心里怎么想,什么感受什么滋味,什么心情。开始。

    (十分钟后,师请一学生朗读后交流)

    师:你把刚才她的什么话记下来了?

    生:我记下了“我手中的笔像个刽子手,砍断了我那已经逝去的爸爸唯一的挂念,唯一的无价的父爱。”

    师:你为什么记这句?

    生:我觉得她把手中的笔比喻成刽子手,我觉得她的不忍心,她当时的犹豫。她没写犹豫,但是我从她的话中感受出了犹豫。

    师:你当时是这种感受吗?(生:“是”)

    生:我还记下了“我仿佛本来是在天堂快乐生活的天使,一下子被抛到了寒冷的低谷,不,是地狱。”

    师:为什么记这一句,而且记得很完整。

    生:我觉得刚开始有五个最爱的人,觉得自己是最幸福最快乐的。而被抛到了低谷、地狱,是写出了不忍心,伤悲。

    ……

    师:停下手中的笔。短短的一个小时马上就要过去了。正像我刚才所讲的那样,你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掉下了地狱,然后,你仿佛突然惊醒了,你仿佛突然明白了什么。你的那颗破碎的心又出来了。于是,这一颗心就化作了你刚才写下的三百字、四百字甚至六百字的文字。这文字是什么?这文字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就随着这样的文字化了……

    (关于此教学的争议,请读者参阅本期C1“对话”版——编者注)

    点评:缺少了自读感悟的阅读教学是苍白的,缺少了心灵触摸的作文教学也是没有灵魂的。一遍遍重复着这样写、那样写,一遍遍遵循着这样分段、那一段开始应注意如何布局的写作套路。最终结果如何?学生没有心情去写、教师没有激情去教。阅读教学重在感悟,作文教学则更应在倾诉。当你觉得想说的时候,有人却阻止你,先让你把话想连贯了,想通顺了再来说,你说你还有心情吗?有时人的情感是一瞬间的,错过了这一瞬间,也许再谈之便索然无味了。高明的教师善于捕捉孩子心灵的那一瞬间。抓住这一瞬间,让它成为了永恒。

    在这一堂课上,我们看到王老师首先抓住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原始的情感——亲情”,从这入手,更能让学生产生“心灵感应”。写作强调“题好文一半”,教写作强调“材好文一半”。不去顾及儿童心灵深处的感悟、体验,一味从形式上摸索,你的课堂首先失去了最热心的听众——学生。王老师的选材真正把握住了“情感”这一写作最重的一环——“情动而形生”。

    这堂课开始,学生不知道测试的环节是要写下来的。在无负担的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敞开心扉,真实地去验证“亲情测试”。测试的形式简单吗?太简单了。测试的内容复杂吗?一点都不复杂。但所带来的测试的结果如何?心动、情生、意长。随着手中的笔一次次划去爱自己的人,“不忍心”、“不得以”、“没办法”、“只有这样”,无奈、伤心、拥护、尊敬、爱戴,这些平常在孩子的头脑中似乎只有从字典中才能寻找含义的字眼此时却交织成了一首动情的诗。课堂上有人走神吗?没有。有人抱怨写作的困苦与索然无味吗?没有。在这堂课上,没有谁知道什么叫写作,为什么写作,但每一个学生都在不知不觉中写了,写出了心灵的声音,写出了“亲情的感悟”。还需要提醒“你最敬爱的人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事值得你去敬爱”之类的空洞的说教吗?真的不需要。

    教作文,摒弃外在的束缚,去触摸孩子的心灵,为他们创造一次“心灵感应”。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做到“真教”了。这也许是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的意义之所在吧!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丹阳市皇塘中心校)

观 点

 “好作文”,一个错误的写作要求

陈惠芳 

    作文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有二:一为倾诉,二为交往。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都有心理满足的需要。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倾诉出来了,他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就会变得平静安宁。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又必须与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发生各种各样的联

3页,当前第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