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
菅姓氏来源: ①左传云:春秋时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其后以邑名为氏;宋有菅地,当以地为氏。 ②《中国姓氏辞典》(陈明远 汪宗虎主编):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邑(在今山东省单县北),其后以邑名为氏。 ③《当代百家姓》(王大良编著):菅姓是一个出自古代地名的姓氏。相传,在春秋时期的宋国境内有一个被称为菅的地名,其地约在今山东金乡、成武交接处一带,后来变为鲁国管辖,并成为一位大夫的食邑,这位食邑于菅的大夫大约出自鲁国公族,同时也与周朝王室同源,由于得以受姓命氏,后来便以这一食邑的名称为姓氏,从而成为菅姓人。
郡望堂号:赵郡 姓氏家谱:菅氏家谱
历史人物: 菅礼秉; 菅崇嗣,唐朝乾元年间河东节度使。
本文地址:www.diyifanwen.com/tool/baijiaxing/141102147252327246.html
寋位于四川省旺苍县东凡区的白龙乡与苍溪县的石马乡交界的一带拥有大量的该种姓氏存在。
肩吾晋,《袁宏集》有北海太守肩吾民。见《通志》及《水甫先生复姓志》。
雋分布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临沂市兰山区、沂南县、苍山县、莒南县等地。读音为三声。主要聚住地为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王庄子村。
菅菅姓氏来源: ①左传云:春秋时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其后以邑名为氏;宋有菅地,当以地为氏。 ②《中国姓氏辞典》(陈明远 汪宗虎主编):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邑(在今山东省单县北),其后以邑名为氏。
翦翦氏官名而来,是北方汉族翦氏(1980年后有人改族籍为维吾尔族)和部分回族翦氏的真正来源,是古老的翦氏。从人口学角度,发育于元末明初的畏兀尔翦氏不可能人口过5000(1957年翦伯赞说湖南共1000多)。
建在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有建氏家族约200人左右,贵州省广顺有建氏家族分支约20人。
见最早起自山东枣庄,清时移民移出六个小族,两个去了陕西(或山西 不详。),另外四族去了安徽太和。
蹇蹇,出自嬴姓,以名为姓;一作謇,一说与□通。风俗通义:战国时期魏国有蹇重。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秦国有大夫蹇叔。汉代有蹇兰,为交州刺史。又,蜀有謇衡,为眉州人,见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