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谓是人间仙境,鸟语花香,远离城市的喧嚣,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让人把一切都忘得一干二净,然而在我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短暂的离开喧嚣的城市独自来到这个我心灵上的人间仙境。
在奶奶家的顶楼上有一块平台,起初这里空空的,看上去很荒凉,但总会有些不甘寂寞的人为那个平台增添色彩,现在的平台摆满了花花草草,细心的人更是为它们搭建了一间玻璃小屋。无意中闯进了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便喜欢上了这里无法自拔。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去那里报到,享受那个世界带给我的舒适感,我紧张疲惫的身心会在这里得到释然,闻着那清新的空气,突然觉得生活也不过如此,每天做着一样的事情,重复着一样的节奏,慢慢去习惯自己不喜欢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看看那些生机盎然的植物,简单而又多姿多彩的生活,没有城市的嘈杂熙攘,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更不用为了生计而匆忙奔波,其实简单也好是一种美。
夜空因繁星而增添美丽,平台因花草而变得生机盎然,我想生活也正是因为琐碎,复杂而变得真实丰富吧。
——滴墨楼——
弃官归隐虽然让陶渊明远离了官场的污浊,但却不得不忍受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其实无论自己身在何处都无法逃避世俗的束缚,除非自己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桃花源”并不是世上已出具体的地方而是自己心里的一种仙境般的意境。
只要在心中保留一处这样的桃花源,当嘈杂繁芜的生活让心灵无法安定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桃花源那仙境般的生活,这样心灵才不会形同虚设,无论生活遭遇了怎样的烦恼,心灵的美好总会指引它去寻找属于它的归宿,那里是一处宁静的港湾,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大风大浪,最终都会在那里停泊。
守住心中的桃花源,才不会让自己迷失方向。
乘着不暖不寒的日光,迈着不缓不急的步子,随意沿着纵横的小路踏青。坪丘直上,在一处绝壁下,我停驻了脚步。举头看,这是一处挤满桃花的绝壁。密密匝匝的桃枝上绣满了推推挤挤的花朵,热闹非凡,好似举行着一个春日宴会。
在高速公路上,堵在一辆运猪车旁边很久,我看着那些猪,很是喜欢。猪拥有着善良的眼睛,可爱的线条,无忧无虑的用耳朵遮住一只眼睛,但它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即将离开猪世。
当我还未曾接触哲学时,常常认为哲学是神秘的、抽象的,是一门虚无飘渺的学问。究竟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我疑问道。当我们在不断深入地学习哲学时,才发现生活处处有哲学。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千古,但我可以成为同行业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里最好的一个。曾经有过许多黄昏,我对着夕阳低吟浅唱;曾经有过数不清的黎明,我迎着朝霞讲述自己的向往,我不愿因循祖辈父辈的生活轨迹,而...
生活就像一张白纸。有人把它涂成蓝色,有人把它涂成红色,有人却像画家一样,描绘出美丽的画。小时候的生活,只有爸爸妈妈的爱,那时总把自己幻想成童话宫殿里的小公主。在爸爸、妈妈的温室里我不知不觉的一点点长大。
在蓝天、白云的背景里,一座座稍显破旧的瓦屋坐落在黄黄的沙土上,时不时有些家鸡在地上啄食。一星期两次的大赶集,使得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浑厚的吆喝声、待卖的家禽叫,时不时还传来砍价的争论声这一切是那么的亲切。
我是多么想回到从前,那个自由自在的时候,但是现在已经做不到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把我们推向死亡.从三年级开始,刚认识几个字,我便在妈妈的引导下翻开了第一本小说林海雪原》,接着是《红岩》,《三家巷》,《红日》,《苦菜花...
家园是什么?是城里耗资千万而建的高楼大宅?还是村里砌的低矮砖房?都不是。真正的家园在我们心中,是我们对身边的人、事、物感到温暖的感觉,是一种温暖的记忆刻在我们的脑海中。